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麻仪协助定位臂丛阻滞在手及上臂创伤中的应用48例分析

    作者:邵玲玲;贾东向

    目的:对用针麻仪代替神经刺激器,协助臂丛阻滞定位的可行性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选急性上臂创伤者48例,用6805-2型针麻仪与德国贝朗公司STIMUPLEXDIG神经刺激器协助定位进行臂丛阻滞麻醉比较.结果:穿刺完全成功42例,成功率87.5%,有6例欠佳者用其他方式完成麻醉.显效者快1.5 min,慢5 min,均无神经损伤及局麻药毒性反应,用药量平均(28.0±5.0)ml,止痛时间(427.0±115.0)min,手术时间短123 min,长421 min.结论:利用针麻仪协助定位,完全能达到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进行臂丛阻滞的同样效果.

  • 神经肌肉刺激仪防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作者:秦文桦;黄惠萍;张莉娟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刺激仪防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0-04- 2010-07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阴道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在产后42 d后用神经肌肉刺激仪进行盆底肌肉刺激与锻炼.结果 治疗组产后6个月盆底肌力评估、性生活满意率及尿失禁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神经肌肉刺激仪能改善盆底功能,并有效防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超声引导下与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下肘部位手术患者麻醉中应用比较

    作者:王伟华;王沫丽;孙俊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及单纯超声引导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下肘部位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下肘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方案,观察组则予以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方案.比较两组受试者操作时间、相关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及0.5 h内阻滞成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0.5 h内臂丛神经阻滞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vs 86.7%),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6.7%vs 26.7%),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及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等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则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下肘部位手术患者予以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方案,利于提高其定位准确性及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对降低其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延长其神经阻滞持续时间等具有积极影响.

  • 神经刺激器引导臂丛阻滞加颈浅丛阻滞行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

    作者:杨日辉;黄文东;俞建国;黄品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引导臂丛阻滞加颈浅丛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60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B组则采用异感定位;两组颈浅丛神经阻滞方法均应用体表定位法.记录两组麻醉前(T0)、切皮时(T1)、骨折复位时(T2)、术毕(T3)时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无创血压(NIBP)的变化,评定两组麻醉效果及相关情况.[结果]①A组T1、T2、T3时点HR、NIBP均低于B组,T1、T2时点SpO2高于B组(P<00.5);②A组麻醉优良率为1000.0%,明显高于B组的866.7%(26/30)(P<00.5);③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及运动阻滞完善时间均快于B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B组,术中芬太尼用量低于B组(P<00.5);④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应用神经刺激器作定位臂丛阻滞联合颈浅丛阻滞,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减少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和并发症发生,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 心理干预联合护理配合在老年下肢手术患者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李美玲;蔡红刚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护理配合在老年下肢手术患者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机及观察组,每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措施,观察组联合应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患者满意度.[结果]麻醉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不同时间点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30 min、60 min、术后60 min时HR较麻醉前明显增加(P<0.05),麻醉60 min时SBP、DBP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麻醉60 min时SBP、术后60 min时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97.37% vs 84.21%,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护理配合有助于老年下肢手术维持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麻醉的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提高患者满意度.

  •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加颈浅丛阻滞麻醉在肩锁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曾兆东;柯纬祺;辛映卿;林树勇;程明华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复合颈浅丛阻滞麻醉在肩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肩锁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为传统方法定位组,S组为神经刺激器定位组,US组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组.观察三组的神经阻滞麻醉操作完成时间、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结果 US组和S组的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A组(P<0.05),US组的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S组(P<0.05).S、US组麻醉优等率高于A组(P<0.05),S、US组麻醉持续时间、麻醉优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方法和神经刺激器方法相比,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颈丛联合阻滞麻醉方法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提高了麻醉安全性和有效性.

  • 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中测定使用0.5%罗哌卡因半数有效麻醉容量

    作者:韩流;鲍红光;徐磊;高玉洁;蒋卫清

    目的 研究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vertical inf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ade,VIB)中使用0.5%罗哌卡因半数有效麻醉容量.方法 30例拟行前臂或手部手术患者,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VIB麻醉,使用序贯法计算出50%患者局麻药有效容量(50% effective vanesthetic volume,EAV50).首位患者0.5%罗哌卡因给药容量定为0.55 ml/ks,如麻醉成功,则下一个患者容量在原基础上减少1.1倍,如麻醉失败,下一个患者容量增加1.1倍.评估实验中臂丛神经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结果 (1)VIB中,0.5%罗哌卡因的EAV50为0.417 ml/kg,95%的可信区间 为(0.392~0.443)ml/kg;(2)序贯法实验中,VIB给药对臂丛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的麻醉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中局麻药给药容量必须足量才能充分阻滞臂丛神经内侧束、外侧柬和后束,0.5%罗哌卡因的EAV50为0.417 ml/kg,95%的可信区间为(0.392~0.443)ml/kg.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