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恶性胸膜间皮瘤21例分析

    作者:邓辉;李党育;付鹏

    现将我院1990-01/2005-12确诊的恶性胸膜间皮瘤2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6例,年龄30~72(平均48.5)岁.职业分布:工人8例,农民6例,干部4例,无职业者3例.均无石棉接触史,有亚硝酸盐、氧化乙烯接触史各1例.

  • 恶性胸膜间皮瘤并胸腔积液18例分析

    作者:石莲;梁煊;孙德斌;牛英杰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并胸腔积液病例的临床特点、影像特征、胸水化验及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主要症状是胸痛,气短、砰吸困难、咳嗽、发热等.全部病例均有胸腔积液,其中10例为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4例是经皮胸膜活检确诊,胸水病理加胸水免疫组化确诊4例.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其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三者综合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恶性胸膜间皮瘤鉴别诊断中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

  • 胸膜间皮瘤误诊28例分析

    作者:白黎智;王林;姜志良

    胸膜间皮瘤发病率低,在所有肿瘤患者中只占4,在临床上无特征性的表现,导致了很高的误诊率.我院1980~2000年间共收治35例胸膜间皮瘤患者,首诊误诊28例,误诊率高达80%,现分析如下.

  • 罕见巨大胸膜间皮瘤误诊1例分析

    作者:陈长秋

    对罕见巨大胸膜间皮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6岁.有心房纤颤、无糖尿病病史.因言语、行为异常9d住院.9 d来,每天凌晨出现谵语、躁动,约1~2 h可自行缓解.查体:体温正常,神清,语利,右肺浊实音,双肺无干、湿啰音,心房纤颤,HR 83次/min,无杂音,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 恶性间皮瘤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例分析

    作者:崔彩梅;丁连明;邢彬

    对恶性间皮瘤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8岁.主因咳嗽、咳痰、胸憋、右侧胸痛2 a余,加重10 d来诊,无低热、盗汗,无咯血.到当地医院诊治,拍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抽积液行病理检查,未查见癌细胞.给予抗痨及抽取胸腔积液治疗,共18个月,病情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

  • 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例分析

    作者:何旭林

    胸膜间皮瘤发病率低,临床少见,在临床上无特征性的表现,导致了很高的误诊率,易误诊为渗出性胸膜炎等.现将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例分析如下.

  • 胸膜间皮瘤误诊26例分析

    作者:华克胜;侯亚莉

    1990~2006年我院共收治胸膜间皮瘤37例,首诊误诊2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8例,年龄21~67(42±8.7)岁.职业分类:农民9例,工人7例,干部3例,军人1例,学生2例,自由职业4例.本组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中胸痛21例,气短20例,咳嗽18例,发热5例,呼吸困难11例,心慌3例,消瘦2例,咳痰带血3例,声音嘶哑1例,乏力5例.患者可出现上述症状的一项或多项.

  • 胸膜间皮瘤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2例分析

    作者:李青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胸膜肿瘤,早期起病隐匿,常被忽视.临床上如果有午后发热、胸痛、胸闷、咳嗽、盗汗等症状,且无长期石棉接触史的患者,很容易被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现将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2例分析如下.

  • 双侧胸膜顶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1例

    作者:王兴基;苏中

    1 病例报告男,36岁.查体:t、R、P、BP均正常.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未扪及.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胸廓对称,两肺上野呼吸音稍弱.腹部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皮肤:(1)咖啡斑:大小不等,大者成片;(2)多发性结节:皮下多发性结节,在数毫米到1 cm,质较硬,结节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心电图正常.胸部X线正侧位:正位:双侧肺尖可见梭形或呈半圆形,密度均匀,下缘清晰肿块状阴影,双侧肺纹理增强紊乱;侧位:两肺上野见密度增高半圆形,上缘不清,下缘双侧肿块重叠,密度不均匀,边缘锐利.

  • 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为包裹性脓胸1例

    作者:杨兴;郭伟华

    1病例报告男,55岁.因左侧胸闷、呼吸困难5个月入院.病史中无胸痛,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曾抗炎、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病情无好转.查体:左脸廓塌陷,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

  • 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分析

    作者:李标;王正;林少林;邱平;乔坤

    目的探讨胸膜间皮瘤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对1985-01~2002-12收治的1 9例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资料,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胸膜间皮瘤症状出现较晚,其胸痛、咳嗽、气促等症状为非特异性,容易误诊为其他肺部疾病.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预后较差.正确诊断对提高生存率非常重要,对有上述症状者,需结合临床表现,认真分析影像学资料,可以在术前建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

  • 恶性胸膜间皮瘤15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桂宾;郑建礼;周登光;高绪胜;高兴云

    回顾性分析1991年7月-2001年7月住院的15例胸膜间皮瘤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以减少误诊误治.

  • 胸水细胞块鉴别肺及胸膜恶性肿瘤中免疫组织化学抗体的选择

    作者:阮雅君;潘登;夏朝霞

    目的 综合评价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在胸水细胞块中表达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及在肺及胸膜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胸水常规脱落细胞诊断找到癌细胞的所有病例,经观察细胞无退变的新鲜标本制成细胞蜡块,常规HE切片中有足够肿瘤细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PV-600法检测TTF-1、CK5/6、CK7、CEA、p63、D2-40、WT-1、Calretinin、CD56、Syn和CgA.结果 TrF-1在14例肺腺癌患者中均呈强阳性表达,其中12例CK7阳性表达;2例恶性间皮瘤D2-40、CK5/6、Calretinin呈阳性表达,其中1例WT-1阳性表达;1例肺鳞癌中CK5/6、p63呈阳性表达;2例转移性癌未表达上述抗体.结论 TTF-1、CK7、CEA,CK5/6、p63,D2-40、WT-1、Calretinin、CK5/6,CD56、Syn、CgA分别在肺腺癌、肺鳞癌、恶性间皮瘤、肺小细胞癌中表达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胸水细胞块诊断区分肺癌类型及与恶性间皮瘤鉴别的首选抗体组合.

  • 胸膜间皮肉瘤1例报告

    作者:李沧海;张志斌

    患者,男性,18岁,于2003年5月10日入院.患者2002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痛呈慢性隐痛,无咳嗽、气急等症状,就诊于本院.行胸部CT检查,发现左肺可见圆形孤立结节,直径约2 cm,边缘光滑,无胸腔积液.未行任何治疗.入院1个月前,因胸痛,再次行CT检查,发现左肺圆形病灶增大,直径约8 cm,无分叶,边缘光滑,无胸腔积液.

  • 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作者:高胜利;庞作良;阿地利;孙晓宏;何丹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资料,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术后随访.结果:全组8例病人均经手术切除,肿瘤有完整包膜,病理证实为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免疫组化显示:CD34(+)、Vim(+)、S100(-).全组病人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随访8~63月,无1例复发.结论:孤立性胸膜纤维性肿瘤依据临床影像特征及术前粗针穿刺活检可获诊断.肿瘤通常有完整包膜;易于完整切除,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