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内镜下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28例分析

    作者:张杰勋;陈炳强

    自2003年以来,我科在鼻科医师的配合下,采用鼻内镜下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28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电切镜联合U-100激光治疗膀胱结石26例分析

    作者:黄苏溪;袁超英;海拉提;袁杰;肖华平;闫东

    目的:探讨电切镜镜下应用U-100激光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对26例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电切镜联合双U-100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仅1例激光碎石失败,改用气压弹道碎石.术中、术后无大出血、膀胱穿孔等并发症.随访B超复查未见结石复发,无排尿不畅等尿道狭窄症状.结论:输尿管镜下应用U-100激光碎石是一种快速、高效、安全、简便、微创的腔内碎石方式.

  • 激光老视逆转术治疗老视的初步临床报告

    作者:王勤美;张亚丽;王小娟

    目的了解激光老视逆转手术(laser presbyopia reversal,LAPR)治疗老视的技巧、并发症及初步效果.方法使用紫外激光对2例患者于角巩缘外的巩膜区对称性放射状切开8条切口,并观察术后第1天、第3天、第9天、第30天、第90天、第210天的检查结果.结果术后裸眼近视力、远矫下近视力、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活度提高,近附加度数减少,210 d后的手术效果有少量的回退,裸眼远视力与矫正远视力基本无变化,眼压无明显下降,眼轴、前房深度无明显改变.结论初步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年龄阶段,LAPR治疗老视安全,有一定效果.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外伤3例

    作者:沈政伟;尹禾;黄震晞

    [例1]男,21岁,学生.左眼被手指戳伤后疼痛、严重畏光伴视力骤降2 h,门诊以"角膜外伤"包扎3 d,症状加重转准分子激光中心治疗.1年前因近视在外院接受双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急诊检查:视力,右眼1.2,左眼0.01.右眼正常.左眼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水肿混浊,片状缺损.角膜瓣显著混浊、水肿及皱褶,整个角膜瓣与基质床分离、向颞侧移位.前房(-).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度数测算2例

    作者:胡毅倩;徐承慧;周秀莉;李音

    [病例1] 男性,55岁.右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7年,术前屈光度为-1605 DS/ -0.75 DC×15°术后3个月为-3.5 D,术后一年为-5.00 D.

  • 近视伴角膜后KP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2例报告

    作者:李含玉;钟华;张波涌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iomileusis,LASIK)治疗高、中和低度近视在我国已经普遍开展.由于较其他屈光手术方式有更高的可预测性及稳定性,LASIK已成为目前角膜屈光手术领域中的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手术方式.但LASIK是一种选择性手术,手术患者应经过严格筛选,排除手术禁忌证.眼部活动性炎性病变为LASIK的禁忌证之一[1],但对无自觉症状,眼部检查有角膜后沉着物(keratic precipitate,KP)而无其他体征的患者应如何处理尚未见报道.我院准分子激光中心对2例角膜后弥漫性KP患者行LASIK治疗近视,现报告如下.

  • 转化生长因子β在角膜屈光手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佳;刘双珍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作为一种具有双向性作用的细胞因子,在多种细胞中广泛表达.由于角膜屈光手术的广泛开展,TGF-β在角膜中的表达及作用备受关注.本研究叙述了TGF-β的结构、生物学作用、对角膜创伤修复的调节及其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儿童近视屈光参差

    作者:严宗辉;胡建荣;吴健芳;孙勉;杨丽琼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儿童近视屈光参差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年来8例(8眼)儿童近视屈光参差者接受LASIK治疗的效果.弱视者术后结合健眼遮盖治疗.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复查,项目包括裸眼、矫正视力、验光、眼压、角膜地形图和裂隙灯检查.结果:8例中除1例随访6个月外,其余均随访1年以上.屈光度从手术前平均等球镜(-8.44±3.14)D(-4.0~-14 D)降至术后(-0.56±0.51)D(+0.5~-1.25 D).好矫正视力从术前0.52±0.36提高到术后的0.73±0.35,在5眼术前屈光参差性弱视眼中,2眼脱离弱视,其他3眼矫正视力均比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提高1~3行).所有眼术后均无haze产生,也未见有别于成人LASIK的并发症.结论:对于不能接受眼镜或者角膜接触镜等传统方法矫正的单眼近视散光屈光参差儿童,LASIK是一种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眼压与角膜厚度及角膜屈光力的相关性

    作者:陈伟;李昉;张伟岗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非接触式眼压计(NCT)测量值的改变情况,以及其与术中角膜切削厚度及术后角膜屈光力改变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接受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177例337眼,对术前、术后1个月NCT测量值及角膜屈光力分别作配对t检验,并对术后眼压改变值与术中角膜切削厚度及术后角膜屈光力改变值分别作相关性分析,计算回归方程.结果:①术后1个月NCT测量值、角膜屈光力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001).②术后眼压下降值(Y)与术中角膜切削厚度(X1)呈正相关(r=0.241,P<0.0001,Y=2.571+0.025×X1).③术后眼压下降值(Y)与角膜屈光力下降值(X2)呈正相关r=0.261,P<0.0001,Y=2.947+0.285×X2).结论:LASIK术后NCT测量值低于实际值,眼压下降与角膜厚度变薄及角膜屈光力下降有关.为避免LASIK术后青光眼的漏诊,应对NCT测量值进行矫正.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近视眼高阶像差的影响

    作者:朱映芳;郭小健;王华;何书喜;陈蛟

    目的:观察并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患者的波前像差,尤其是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探讨术后眼高阶像差与角膜屈光力、角膜厚度的关系.方法:应用波前像差仪对33例(64只眼)近视患者LASIK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10个月的眼波前像差进行测量;用裂隙扫描式角膜地形图进行手术前后的K1、K2及角膜厚度检查,将术前术后的高阶像差、K1、K2及角膜厚度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LASIK术前的波前像差分布以低阶像差占优势,为81.7%,彗差和其他高阶像差分别占13.9%和4.4%.②LASIK术后1个月高阶像差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01),彗差和其他高阶像差分别占51.8%和20.9%,低阶像差占27.8%,高阶像差整体平均增加2.96倍,以二次彗差增加多,达到3.17倍(P<0.001).③LASIK术后10个月彗差和其他高阶像差分别占40.8%和17.0%,低阶像差占38.1%,与术后1个月相比,高阶像差均有所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与术前相比,整体高阶像差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表现为二次彗差和二次球差仍比术前有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但优势高阶像差彗差、球差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术前近视度数与术后各时期的整体高阶像差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K1、K2、角膜厚度均与术前整体高阶像差无明显相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K1、K2、角膜厚度均与同时期整体高阶像差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①常规LASIK手术可导致眼球产生大量高阶像差.②LASIK术后高阶像差随时间推移有下降趋势.③术前近视度数越高,术后高阶像差越大.

  •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与二极管激光角膜热成型术治疗远视眼的对比

    作者:周炜;吴小兰;彭子春;黄蕊;郑洁

    目的:对比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二极管激光角膜热成型术(DTK)治疗远视(老视眼)的优缺点.方法:7例远视患者中3例(6眼)接受LASIK治疗,4例(6眼)接受DTK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检查项目包括:视力、屈光不正度和角膜地形图.计量资料做t检验.结果:LASIK组和DTK组术前平均屈光不正球镜度分别为+3.58 DS和+2.54 DS,散光度分别为+0.63 DC和+0.73 DC.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屈光不正度数分别为:LASIK组,术后1个月球镜度为(0.50±0.33)DS,柱镜度为(0.37±0.27)DC;术后6个月球镜度为(0.60±0.42)DS,柱镜度为(0.34±0.21)DC.DTK组,术后1个月球镜度为(0.54±0.37)DS,柱镜度为(1.42±0.69)DC;术后6个月球镜度为(0.69±0.48)DS,柱镜度为(0.81±0.34)DC.两组术后远视屈光不正度数较术前下降显著(P<0.05),术后DTK组较LASIK组角膜散光增加明显(P<0.05),球镜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远视力、近视力与术前同组相比都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LASIK治疗远视预测性好、费用高;DTK治疗远视简捷、费用低、预测性较差.

  • 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中负压吸引对兔眼前段的影响

    作者:靳瑛;刘汉强;马小力;马长蓉;张慧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中负压吸引对实验动物眼前段的影响.方法:将32只兔眼(16只兔)按负压吸引时间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负压吸引试验,共分13 s组(16眼)和26 s组(16眼).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对两组在吸引前,吸引后1 d、3 d和1 w的前房轴深、睫状体厚度和房角开放距离进行检测,并同时进行眼压测量.每组吸引后各时段数值与吸引前的进行比较.结果:①13 s组睫状体厚度、房角开放距离和前房轴深在吸引后1 d、3 d和1 w时较吸引前差异均无显著性.26 s组睫状体厚度在吸引后1 d时平均为(0.93±0.10)mm,P=0.013;3 d时平均为(0.91±0.08)mm,P=0.027,较术前平均值[(0.86±0.09)mm]均明显增厚;而吸引后1 w时与吸引前差异无显著性.26 s组房角开放距离在吸引后1 w时平均为(0.61±0.13)mm,P=0.018,较吸引前的(0.73±0.24)mm明显变窄;吸引后1 d和3 d的值较吸引前差异无显著性.26 s组前房轴深在吸引后3 d平均为(2.29±0.19)mm,P=0.018,较吸引前的(2.35±0.21)mm明显变浅;吸引后1 d和1 w的值较吸引前差异均无显著性.②眼压:两组在吸引后1 d、3 d和1 w的眼压与吸引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LASIK术中负压吸引后眼前段的变化与负压吸引时间长短有关,吸引时间超过一定时限会引起眼前段改变明显.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后表面的改变

    作者:刘洪婷;刘磊;李新宇;张虹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后表面的改变,分析角膜后表面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53例96只眼施行LASIK手术,术前与术后1个月使用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测角膜后表面的高度及屈光度差异,分析角膜后表面前凸量与术前等效球镜度数、角膜中央厚度、术前眼压、激光切削量、切削百分比等因素的关系.结果: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平均前凸量为(33.4±24.4)μm,平均屈光度变化量为(-0.67±0.42)D,术前术后的变化均具有显著性.与前凸量相关的可解释变量为术前角膜厚度(偏回归系数B=-0.447,P<0.0001)、切削比(B=154.77,P=0.001)和术前眼压(B=2.031,P=0.024).结论: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普遍存在轻微的前凸,角膜较薄、眼压较高及切削比较大的受试眼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程度更大.

  • 自制角膜上皮瓣成形器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广华;丛林

    目的:探讨自制角膜上皮瓣成形器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不能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方法治疗的近视眼患者156例310眼,用LASEK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刺激症状较LASIK明显,术后6个月305眼(占98.39%)的患者裸眼视力达到其佳矫正视力,5眼出现2级haze,影响视力.结论:该方法安全性高,治疗范围广,手术设备成本低,术后视觉质量明显优于LASIK,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 改进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疗效分析

    作者:范伟;李伟力;朱少栋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的上皮瓣制作方法施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后角膜上皮的愈合情况、角膜下雾样混浊(haze)产生和术后视力的稳定情况.方法:选择100例(200眼)近视患者,屈光度球镜为-3.75~-14.25DS,柱镜为0~-5.5DC,等效球镜为-9.39DS.角膜厚度为462~534μm,应用改良的上皮瓣制作方法--撕囊法,施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观察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上皮瓣的存活情况,术后3d、10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视力,术后10d和术后6个月的haze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的屈光回退发生率.结果: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裂隙灯检查见角膜透明、上皮完整、角膜瓣周缘吻合良好,未见上皮瓣移位、溶解或碎片.术后3d视力为4.85±0.24,术后10d视力为4.92±0.46,术后1个月视力为4.98±0.38,术后3个月视力为4.98±0.38,术后6个月视力为4.98±0.38.术后haze发生率为28.19%,术后6个月haze发生率为14.59%,hzae程度为0.5~1级,未出现2级以上的haze,术后6个月屈光回退率为5.4%.结论:在LASEK手术中采用改良的撕囊法制作上皮瓣,上皮瓣存活良好,可以减少术后不适症状,减少haze发生及屈光回退.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和屈光力的变化

    作者:季鹏;李镜海;毕宏生;周芳;王兴荣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 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和屈光力的变化及影响二者变化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接受 LASIK 手术并有术后 6 个月随访记录、近视屈光度 (等效球镜) 为 (-6.50±2.75)D的52例患者(76眼),于术前及术后第1个月、第2个月和第6个月分别行Orbscan-Ⅱ裂隙光扫描角膜地形图检查,测量角膜后表面前凸值、角膜后表面屈光力,观察其变化.用多元逐级回归法分析术前角膜薄点厚度,以及眼内压、切削量与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的相关性.结果术后第1个月角膜后表面前凸值为(38.81±17.87)μm,术后第2个月为 (35.61±13.60)μm, 术后第6个月为 (36.45±14.34)μm;3.0 mm直径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均值术后第1个月为(-6.85±0.23)D,术后第2个月为(-6.83±0.28)D,术后第6个月为(-6.81±0.25)D;5.0 mm直径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均值术后第1个月为(-6.34±0.24)D,术后第2个月为(-6.38±0.21)D,术后第6个月为(-6.39±0.25)D,上述观察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术后第1个月同术后第2个月、第6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角膜后表面前凸值与角膜后表面屈光力线性相关(r=0.6,P<0.01).多元逐级回归分析与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的变化有关系的变量为切削量(非标准系数B=0.405,P<0.01),角膜薄点厚度(非标准系数B=-0.109,P<0.01),术前眼内压未进入后回归方程.结论 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形态有显著性改变,角膜后表面呈锥形前凸,随术后时间延长角膜后表面形态趋于稳定;角膜厚度越薄、切削量越大则术后的角膜前凸值就越大.

  • 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前以及术后2年角膜地形图观察

    作者:陈倩;张建华;杨建东;曹丽;王红英

    目的对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连续2年的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进行观察,探讨该手术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130例(260眼),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第30天、第90天、第180天、第360天、第720天进行Orbscan-Ⅱ检查,记录Diff值、3 mm Irreg值、5 mm Irreg值,行配对t检验,Diff值与Irreg值之间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术后各阶段的 Diff 值较术前均有所增长, 差异有显著性 ( P <0.05),并在180 d后呈现递减趋势.术后各阶段3 mm Irreg值较术前均有所增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各阶段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阶段5 mm Irreg值较术前均有所增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80 d后各个阶段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iff值与Irreg值间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两者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的前凸并没有呈进行性发展,角膜残留基质床大于250 μm安全可靠,术后干眼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 不同浓度乙醇制作大鼠角膜上皮瓣的安全性及其组织病理学研究

    作者:王艳;孙兴怀;徐建江;孟樊荣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乙醇浸润制作角膜上皮瓣的安全性及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以30只近交系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予15%、20%、30%、40%四种不同浓度的乙醇分别在大鼠角膜中央浸润1 min,予20%乙醇在大鼠角膜中央分别浸润30 s、1 min、2 min,观察角膜各层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并以20%乙醇浸润1 min,制作角膜上皮瓣,对上皮瓣和去上皮角膜进行HE和PAS染色,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①不同浓度乙醇处理角膜1 min:15%乙醇对角膜各层细胞形态未产生明显的影响;随浓度的增加,20%乙醇引起表层角膜上皮细胞核浓缩及细胞间连接疏松,此变化3 d后即恢复;30%乙醇产生翼状细胞层核固缩,角膜上皮细胞间和上皮下有大泡,局限性上皮基底膜被破坏;40%乙醇引起角膜上皮细胞核固缩,累及基底细胞,并可见上皮细胞膜被破坏,上皮广泛与基质分离,但基质和内皮未见明显改变.②20%乙醇浸润角膜30 s对各层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2 min则可见上皮细胞间积水,翼状细胞层细胞核固缩,上皮基底膜被局限性破坏,基质和内皮无明显改变.③20%乙醇处理1 min制作的上皮瓣,见到完整的上皮细胞层以及和上皮相连的前部基底膜,剩余角膜基质和内皮无形态改变,电镜观察可见后部基底膜完整地保留在角膜基质前表面.结论①乙醇对角膜的损伤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低浓度短时间浸润仅对表层即将脱落的上皮造成轻度损伤,并易于愈合,可用于上皮瓣的制作.②上皮瓣与角膜分离的部位可能位于上皮下基底膜.

  • 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再近视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

    作者:揭黎明;王骞;洪荣照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再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1例(36眼)LASIK后再近视患者施行LASEK.LASEK术前的平均屈光度为(-1.98±0.65)D,平均角膜瓣下剩余基质厚度为(256±18.46)μm,LASEK平均切削深度为(36.58±11.24)μm.结果术后第6个月时裸眼视力为1.0以上者22眼(占61.1%),0.8以上者31眼(占86.1%), 0.5以上者36眼 (占100%), 平均屈光度为(-0.18±0.53)D,未见佳矫正视力下降,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角膜瓣haze 0级者29眼(占80.6%),0.5级者5眼(占13.9%),1级者2眼(占5.6%).结论 LASEK治疗LASIK后再近视安全有效,但更长期的效果有待继续随访.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早期角膜空间变化

    作者:王林农;王晶;肖磊;唐弘

    目的研究和分析近视性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t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空间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眼前节扫描系统(ORBSCAN Ⅱ)观察48例(89眼)LASIK术前及术后1~3 d、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和角膜薄厚度的变化.结果术后角膜前表面高度迅速变平,到第1周时达大量,此后至术后第6个月缓慢回升;术前等效球面镜度数和角膜基质床厚度与术后第3个月的角膜前表面高度变化呈直线正相关,切削比百分数(切削厚度占薄角膜厚度比)与之呈直线负相关.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即前凸,并达大量,术后第1周时较快回落,此后至术后第6个月缓慢回落;术前等效球面镜度数、术前薄角膜厚度、角膜基质床厚度与术后第3个月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呈直线负相关,切削比百分数与之呈直线正相关.术后1~3 d角膜薄,厚度小,随着时间延长至术后第6个月均逐渐增厚,但速度逐渐减慢; 术后 1~3 d 的实际角膜薄厚度平均为 (424 ±65.0)μm,比预计角膜薄厚度平均值(463.9±42.1)μm低,差异有显著性(t=3.218,0.001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