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菱形切剥及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加中药坐浴治疗环形混合痔200例分析
目的 观察菱形切剥及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加中药坐浴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例环形混合痔患者行菱形切剥及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加中药坐浴治疗,注重手术操作技巧及中药坐浴组方和方法并与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200例手术患者中,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无一例术后创面感染,无一例术后大便失禁,术后创面渗血及疼痛较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式及术后静脉滴注大量抗生素治疗明显减轻.结论 菱形切剥及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加中药坐浴治疗环形混合痔疗效满意,经临床观察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超低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鞍麻在肛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超低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鞍麻应用于肛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ASA Ⅰ~Ⅱ级的肛门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注入用10%葡萄糖液配制成的布比卡因2 mg,内含10 μg芬太尼行鞍麻;对照组注入用10%葡萄糖液配制成的布比卡因3 mg行鞍麻.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相似(P>0.05),而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术毕改良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两组患者术中肛门均松弛.结论 2 mg布比卡因复合10 μg芬太尼鞍麻,镇痛完全而不良反应小,比传统的鞍麻剂量更适合肛门手术.
关键词: 布比卡因/投药和剂量 芬太尼/治疗应用 肛管/外科学 -
腹腔镜下拉下式和双吻合器直肠超低位前切除术对直肠癌患者肛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双吻合器和拉下式直肠超低位前切除术对直肠癌患者肛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11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吻合器直肠超低位前切除术组(55例)和拉下式直肠超低位前切除术组(55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下双吻合器和拉下式直肠超低位前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肛门功能综合评分优良率、便意感正常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拉下式直肠超低位前切除术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肛门功能综合评分优良率以及便意感正常率均高于双吻合器直肠超低位前切除术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肛门功能综合评分优良率和便意感正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拉下式直肠超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患者可有效早期改善肛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价值优于腹腔镜下双吻合器直肠超低位前切除术.
-
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直肠癌长期疗效研究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与手术技术的发展,超低位直肠癌和肛管癌患者对保肛和生存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促使医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改善术后疗效.内括约肌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的应运而生,为医患双方提供了更大的保肛几率.针对ISR的推广,其近期效果时有报道,但目前对其长期疗效及优势仍存在争议.现对ISR术后长期疗效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腹腔镜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对距肛缘<5cm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对距肛缘<5 cm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距肛缘<5 cm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腹腔镜经肛门ISR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经肛门ISR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随访两年记录生存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减少,淋巴结清扫数升高[(16.1±0.2)个vs (10.3±1.5)个],排便紧迫感、Wexner低评分及排便困难的比例明显下降且排便次数升高,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降低(6.7%vs 45.0%),两年生存率也明显升高(96.7% vs 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经肛门ISR对距肛缘<5 cm超低位直肠癌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肛门功能恢复较好,值得推广.
-
经肛门入路根治术治疗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免疫功能和肛门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经肛门入路根治术治疗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免疫功能和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经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经肛门入路根治术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儿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患儿免疫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肛门功能总优良率为96.00%,对照组为84.00%,观察组患儿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为20.00%,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肛门入路根治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以改善患儿的肛门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外科学 肛管/外科学 儿童 学龄前 -
超声引导下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治愈率(一次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肛瘘复发情况、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治愈率(86.2% vs 62.5%)、术后切口感染例数(2例vs 15例)、手术时间[(32±10)min vs (54± 12)min]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术后治愈率高,手术切口感染者少、手术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