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牙科用氧化锆增韧纳米复相铝瓷粉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作者:赵克;巢永烈;杨争

    目的研制牙科用氧化锆增韧纳米复相铝瓷粉体并测试其理化性能,探讨影响铝瓷粉体性能的制备工艺.方法表面诱导沉淀法制备纳米复相铝瓷粉体,记录分散剂加入量及 pH 值对氧化铝悬浮液沉降物体积的影响;观察超声时间对粉体团聚的影响;X 射线衍射分析添加稳定剂前后粉体晶相的组成,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形貌.结果 pH=9、分散剂加入量wt = 0.2%~0.3% 时,悬浮液分散性好;超声处理后粉体粒径下降;稳定剂处理后复相铝瓷粉体含有单斜相和四方相氧化锆.在原始颗粒较大的氧化铝表面均匀分布着直径约 80~100 nm 的氧化锆细颗粒.结论控制制备工艺,采用表面诱导沉淀法可得到粒度细、分散好的氧化锆增韧纳米复相铝瓷粉体;经稳定剂处理后,复相铝瓷中的氧化锆成为部分稳定氧化锆.

  • RG实验低熔瓷与钛的结合性能分析

    作者:任卫红;郭天文;田杰谟;张云龙

    目的测试作者自行研制的 RG 实验低熔瓷与钛的结合性能. 方法铸造 10 mm ×5 mm×1.4 mm 钛片 5 个,于钛片表面依次熔附 RG 实验遮色瓷和牙本质瓷总厚度 1 mm.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钛瓷界面形貌并做能谱分析.采用铸造法制备 28 mm ×3 mm×0.5 mm 的 NiCr合金试件 6 个,纯钛试件 18 个.于 NiCr 合金试件中份8 mm ×3 mm 处熔附 1mm Vita 常用瓷;钛试件分为 3 组,每组 6 个,于试件中份8 mm×3 mm 处分别熔附 1 mm RG 实验低熔瓷、VITA TITANKERAMLK瓷和Noritake super porcelain Ti-22 瓷.在实验机上采用 3 点弯曲法测试金瓷分离时的载荷.采用金瓷修复体制作方法制作 RG 实验钛瓷冠.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遮色瓷与钛之间无明显缝隙存在,遮色瓷与钛之间存在一个约1 μm过渡层,能谱分析发现该过渡层的主要化学元素为 Ti、Si、O.NiCr 合金-VITA 瓷试件的分离加载为(12.733±3.297)N,钛-VITA TITAN、钛-Noritake 瓷试件和钛-RG实验瓷的分离加载分别为(7.233±2.539)N、(5.533±1.199)N 和(6.316±1.433)N.经统计检验,3种钛瓷试件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 3 种钛瓷样本的分离加载均明显低于 NiCr 合金与瓷的分离载荷,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钛瓷冠瓷面完整无裂纹.结论 RG瓷与钛具有良好的结合界面,其结合力可以达到临床应用的要求,说明 RG 瓷与钛具有较好的匹配性.

  • 烧结温度对牙科氧化锆增韧陶瓷性能的影响

    作者:张斌;陈吉华;孙连军

    目的研究烧结温度对牙科氧化锆增韧陶瓷(zirconia toughened ceramic, ZTC) 物理性能和弯曲强度的影响.方法 3%摩尔比的三氧化二钇(3 mol% Y2O3)稳定氧化锆粉体干压成型后,分别在 1 490 ℃、1 530 ℃、1 570 ℃、1 610 ℃烧结,然后测试其密度、表面气孔率、线收缩率和弯曲强度.结果从本项实验所得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氧化锆增韧陶瓷的密度和线收缩率呈上升趋势,表面气孔率呈下降趋势,弯曲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结论在所设定的温度范围内,从烧结温度低和强度高的要求进行选择,3 mol%Y2O3稳定氧化锆增韧陶瓷的佳烧结温度在1 570 ℃左右.

  • 显微CT与三维重建技术对双层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内部缺陷探测的可靠性分析

    作者:何子华;刀力;简裕涛;张新平;赵克

    目的:通过比较二硅酸锂双层瓷试件剖面影像学形貌与相应显微CT扫描成像和三维重建结果,分析显微CT与三维重建技术用于无损探测二硅酸锂双层瓷材料内部缺陷的可靠性。方法制作双层二硅酸锂双层瓷矩形试件,进行显微CT扫描;扫描后沿垂直于试件长轴将试件平均切成6段,对每段剖面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获取5个剖面图像。根据剖面位置确定显微CT扫描断层图像,并将显微镜图像与显微CT图像进行灰度差值匹配比对,分析显微CT对全瓷材料内部缺陷探测的可靠性与精确性。对CT扫描结果进行三维重建,比较二硅酸锂双层瓷试件内部缺陷的二维形貌与三维形貌的差异。结果显微镜图像与显微CT图像的平均相似度为(83±7.9)%;缺陷的二维剖面形貌与三维形貌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显微CT能够可靠地无损探测二硅酸锂双层瓷材料的内部缺陷结构,但对尺寸接近探测分辨率的孔洞成像较模糊。三维重建分析较二维形貌观察能更全面地反映缺陷的形貌。

  • 不同直径压头对磨牙e.max全瓷冠失效模式的影响

    作者:张骏;赵克;王勤琴;范丹妮;吴小平;张新平

    目的 比较不同直径压头对e.max全瓷冠抗折强度及失效模式的影响.方法 20个e.max全瓷冠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直径为4 mm、10 mm的压头进行抗折试验,记录试件的抗折载荷值,体视显微镜观察其失效模式.结果 两组试件抗折载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 组试件破坏局限于修复体,可见加载区域的锥状裂纹及起于黏结界面的放射状裂纹;B 组试件由近远中向裂为两瓣,伴有基牙的损伤.结论 不同直径压头对全瓷冠抗折载荷及失效模式均有影响.大直径压头加载时,冠的抗折载荷值大于小压头加载;小直径压头加载时,其折裂模式与临床全瓷冠的失效模式相似.

  • 气孔缺陷对磨牙双层全瓷冠力学性能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作者:刀力;何子华;李湘霞;张新平;简裕涛;赵克

    目的:研究饰瓷气孔缺陷对磨牙二硅酸锂(LDG)及氧化锆(Y?TZP)双层全瓷冠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制作上颌第一磨牙LDG双层全瓷冠,使用显微CT扫描并三维重建分析饰瓷内气孔缺陷的尺寸及分布。分别构建上颌第一磨牙LDG及Y?TZP双层全瓷冠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CT数据于饰瓷内添加气孔缺陷并进行加载;A组为对颌牙以200 N加载于牙冠模拟牙尖交错位时的垂直向受力;B组为以200 N与牙长轴呈45°加载于牙冠近、远中舌尖颊斜面,模拟侧方受力;C组为压头垂直位移1 mm加载于牙冠中央窝,模拟体外实验中的加载;计算大主应力并分析气孔缺陷对其数值的影响。结果 LDG与Y?TZP在各载荷条件下的应力分布近似;垂直向加载时牙尖接触区应力集中,大应力分别为51.683、50.084 MPa,存在气孔时,应力集中于牙尖接触应力区的气孔缺陷,大应力上升至290.72、285.92 MPa;45°斜向加载时拉应力集中于核瓷颈部,气孔缺陷无应力集中,大应力不变;体外加载时中央窝、沟及加载点应力集中,大应力为107.3、125.41 MPa,存在气孔时,应力集中于拉应力区的气孔缺陷,大应力上升至359.93、322.39 MPa。结论饰瓷气孔缺陷对双层全瓷冠应力分布的影响与受载方式有关,位于拉应力集中区的气孔缺陷是导致冠失效的因素。

  • 东莞地区瓷修复临床比色状况分析

    作者:杨光;钟春梅;李惠忠

    目的 通过调查东莞市区部分口腔医疗机构比色板使用情况,为加强医技沟通、提高瓷修复体配色成功率提供调查基础.方法 2010年2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对东莞市区部分口腔医疗机构共156名口腔全科或修复专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比色板使用情况、比色技巧掌握程度及医技沟通情况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5%受访者使用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24.3%使用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39.4%同时使用以上两种比色板;58.4%受访者不能正确使用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46.9%受访者从未或极少与技师就修复体颜色进行沟通.结论 比色板在东莞市区口腔医疗机构使用广泛;但口腔医生未正确掌握比色板使用方法及缺乏医技沟通技巧,可能对瓷修复体颜色匹配产生不良影响.

  • 微创瓷贴面粘接技术的护理难点与对策

    作者:刘培兰;陈少玲;沙秀娟;陆小苹;张雪玲

    目的 探讨微创瓷贴面粘接技术的护理难点、对策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门诊,配合医生完成36例患者共61个微创瓷贴面.其中包括术前的医护及医患沟通,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医生完成瓷贴面的试戴、预处理及粘接;术后配合医生进行摄影、健康宣教并安排复查时间.分析贴面粘接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及难点,给出护理对策,同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36例患者随访1~3年,其中34例患者对粘接护理及修复效果满意,2例患者对粘接护理满意,但在修复后1年左右因咬硬物导致瓷贴面崩脱.粘接护理满意度为100%,修复体成功率94.4%.结论 实施规范细致的瓷贴面粘接术护理,可有效获得良好的粘接效果,达到医患双方的预期效果.

  • 薄型瓷贴面的修复色彩研究

    作者:章捍东;罗云

    对薄型瓷贴面前牙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初步的临床颜色效果评价.前牙薄型瓷贴面前牙修复后目测及测色仪检测色彩.结果表明,瓷材料和粘结树脂材料的色调对整体效果的影响大;薄型瓷贴面修复整体的明度与瓷材料和粘结树脂的明度正相关.薄型瓷贴面修复技术临床应用修复后整体颜色效果较为满意.

  • 全瓷修复体饰瓷疲劳损伤的初步分析

    作者:刘亦洪;冯海兰;刘光华;沈志坚

    目的:通过对临床损伤失效的全瓷修复体的损伤形貌观察,分析全瓷修复体饰瓷疲劳损伤的机制和过程,以及缺陷与饰瓷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断裂或破碎的全瓷修复体,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其断裂而和咬合面微观形貌以及饰瓷的缺陷,X线衍射能谱分析(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饰瓷内不均质部分的化学成分.运用陶瓷损伤形貌分析的方法,分析全瓷修复体的断裂方式和损伤特征.结果:全瓷修复体的终损伤失效包括完全断裂、饰瓷崩瓷和饰瓷脱瓷3种方式.氧化铝全瓷冠发生了完全断裂,氧化锆全瓷冠发生饰瓷崩瓷或饰瓷脱瓷.饰瓷疲劳损伤包括表面磨损、锥状裂纹和饰瓷脱瓷3种模式.饰瓷表面发现气孔和污染颗粒缺陷.结论:全瓷修复体应设计多点咬合接触,分散咬合应力.饰瓷脱瓷发生于饰瓷层过薄的情况,适当的饰瓷厚度保证饰瓷的抗疲劳损伤能力.临床需严格控制饰瓷烧结过程的环境污染.

  • 应用无创瓷贴面技术改善种植区域美学效果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健慧;邸萍;胡秀莲;邱立新;崔宏燕;林野

    目的:探讨评估应用无创瓷贴面技术改变种植区域天然邻牙外形,减小或关闭种植修复体与邻牙间的黑三角,改善种植区域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5月至2009年8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接受上颌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10人(男4人,女6人,平均年龄41.5岁)共14个牙位,种植体骨结合完成后采用种植体支持的暂时冠对牙龈成型3~6个月.开始永久修复时,对相邻的天然牙冠缺隙侧的邻面以无创瓷贴面改善牙型,加宽邻牙缺隙侧邻面颈部至外形高点之间的近远中宽度,改善美学修复效果.观察指标:(1)评价标准:在模型上测量修复前、后种植体与邻牙之间黑三角的水平向和垂直向数值变化,水平测量龈缘水平(黑三角底边)的近远中距离(A-B),垂直测量龈缘中点(黑三角底边中点)至牙冠接触点之间距离(C-D);(2)瓷贴面的检查:有无脱落或缺损;(3)牙龈健康状况:牙龈出血指数.结果:10位患者共14个种植体邻牙接受邻而无创瓷贴面修复,修复后追踪观察6~27个月,平均10.4个月.修复前黑三角的水平向距离平均为(3.1±0.8)mm,修复后平均(1.1±0.5)mm,修复前黑三角的垂直向距离平均(5.3±1.1)mm,修复后平均(2.9±0.7)mm,至后一次复查均未见瓷贴面脱落或破损,牙龈出血指数为0~1.结论:无创瓷贴面技术改善牙周病患者种植区域邻牙外形,减小或关闭黑三角,改善美学效果的方法易行,近期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 MSP试验法评价牙科叠层陶瓷材料的强度性能

    作者:刘亦洪;朱彦红;邓启煌

    目的:MSP实验法测试氧化铝和氧化锆与饰瓷叠层材料的断裂强度,并与传统三点弯曲试验对比,分析MSP实验法测试牙科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可靠性.方法:根据临床方法制作氧化铝和Y-TZP单层和叠层试件,分别用MSP实验和三点弯曲实验测试试件的强度,体式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分析试件断裂特征.结果:各组试件的MSP断裂强度均低于三点弯曲强度,两种强度值大小排列顺序相同,从大至小依次为单层Y-TZP、叠层Y-TZP、单层氧化铝、叠层氧化铝,MSP断裂强度与三点弯曲强度呈对应关系.氧化铝试件断裂没有发生脱瓷和明显的界面破坏,Y -TZP试件断裂时发生脱瓷和界面破坏.结论:根据MSP断裂强度可以反映材料的抗断裂能力,MSP实验法为评价牙科陶瓷材料的强度性能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体外评价新型根尖倒充填材料iRoot的生物学性能

    作者:乔迪;董艳梅;高学军

    目的:体外评价新型根尖倒充填材料iRoot BP plus和iRoot FS的生物学性能。方法:(1)将牙根预备成长3 mm、根管直径1 mm的试样,分别于根管内填充iRoot BP plus、iRoot FS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将制备好的试样置于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中,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暴露的材料表面矿物沉积情况,并通过X射线能谱对其表面形成的晶体进行元素分析,测定SBF的pH值随时间的变化。(2)将iRoot BP plus、iRoot FS和MTA制备成直径8 mm、高度2 mm的圆柱,制备DMEM浸提液,通过MTT实验观察材料对MG63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分析材料对ALP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在SBF中浸泡24 h时,iRoot BP plus、iRoot FS和MTA表面均已有矿物沉积,14 d后有大量矿物沉积,钙∶磷比值分别为1.43、1.39和1.51;(2)iRoot BP plus、iRoot FS和MTA均可使SBF的pH升高,3周时分别为8.09±0.07、7.91±0.06和8.11±0.06;(3)以体积比为1∶5和1∶10稀释的iRoot BP plus、iRoot FS和MTA浸提液对MG63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促进或抑制作用;(4)iRoot BP plus、iRoot FS和MTA组对MG63细胞ALP基因的表达均具有促进作用,ALP染色各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iRoot在模拟体液中可诱导矿物质沉积,促进MG63细胞的分化和矿化,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促成骨作用。

  • 基底瓷与饰瓷的厚度比对IPS Empress Ⅱ热压铸陶瓷抗弯强度的影响

    作者:刘亦洪;冯海兰;包亦望;邱岩

    目的:分析不同基底瓷与饰瓷厚度比对IPS Empress Ⅱ全瓷复合材料强度、断裂方式和状态的影响.方法:测量IPS Empress Ⅱ基底瓷、饰瓷,以及基底瓷与饰瓷厚度比分别为1∶1和2∶1的四组试件的三点弯曲强度.计算抗弯强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体式显微镜观测试件的断口形貌,记录断裂状态和断裂源.结果:单层饰瓷的抗弯强度小(62.7 MPa),增加饰瓷后的双层材料的抗弯强度明显小于基底瓷(190.2 MPa).基底瓷与饰瓷厚度比为1∶1组和2∶1组的抗弯强度没有显著差别.基底瓷与饰瓷厚度比为1∶1组的断裂试件脱瓷比例高于2∶1组.2∶1组的断裂源位于基底瓷与饰瓷界面的试件多于1∶1组.结论:增加饰瓷后的IPS EmpressⅡ双层材料的抗弯强度明显小于单层基底瓷的抗弯强度.饰瓷的厚度对IPS EmpressⅡ热压铸陶瓷全瓷内冠材料强度的影响较小.基底瓷与饰瓷的厚度比影响IPS EmpressⅡ双层试件的断裂方式和断裂源.

  • 塑料、烤瓷、类瓷、铸瓷修复体的临床比较研究

    作者:孙凤;魏克立;钱端申;张桂荣;郭小军;俞红

    目的:探讨目前常用的美学修复材料各自的特点和适应证.方法:对139例患者分别进行的塑料、烤瓷、类瓷和铸瓷的修复各65件,共260件,进行了1年的临床观察和问卷式调查,用卡方数据进行比较处理.结果:塑料修复体在颜色、边缘密合度和基牙牙龈状态方面均逊色于烤瓷、类瓷和铸瓷修复体,差异有极显著性,而烤瓷和类瓷与铸瓷修复体在形态、边缘密合度和基牙牙龈状态方面效果相似,差异均无显著性,但铸瓷修复体的折断率明显高于烤瓷和类瓷者,烤瓷与铸瓷在颜色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塑料只能作为暂时固定修复材料,烤瓷、类瓷与铸瓷各有其相应的临床适应证,均有较高的临床修复价值.

  • 树脂粘固剂厚度对CAD/CAM长石质陶瓷断裂性能的影响

    作者:董颖韬;王晓燕;高学军

    目的:测试树脂粘固剂不同厚度对CAD/CAM陶瓷断裂韧性值的影响,以期对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分别制作12 mm×14 mm×2 mm的CAD/CAM陶瓷和树脂片,用树脂粘固剂进行粘接,分为3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瓷-树脂片间无粘固剂;第2组的瓷-树脂片间粘固剂厚度约为50 μm,第3组的瓷-树脂片间粘固剂厚度100μm.用维氏硬度仪测试硬度和断裂韧性,并进行Weibull分析.结果:3组样本的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断裂韧性分别为(1.02±0.11) MN/m3/2,(0.99±0.10) MN/m3/2和(0.97±0.14) MN/m3/2,第3组低于第1组(P<0.05),第2组断裂韧性Weibull分布模数高,第1~3组的特征断裂韧性值分别为1.08、1.04和1.03MN/m3/2.结论:树脂粘固剂厚度能影响陶瓷的断裂韧性值,提示临床操作应该控制粘固剂的厚度,避免过厚.

  • 一步法粘接剂对金属、陶瓷材料粘接性能的研究

    作者:白伟;林红;郑刚

    50多年来,粘接剂经历了7代的发展,新型的一步法粘接剂对前一代粘接剂进行了改进,将酸蚀剂、预处理剂、粘接剂、脱敏剂合为一体,成为单瓶产品,操作更简单,从而使技术敏感性大大降低,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以往文献中有关一步法粘接剂粘接强度的报道多为与牙釉质、牙本质的粘接.从文献报道中可以发现,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与牙釉质、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比全酸蚀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低,而与大多数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的粘接性能基本一致[1],但在相关的修复治疗中,其与齿科常用金属和氧化锆陶瓷的粘接还尚未见深入研究.本文通过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和两步法全酸蚀粘接剂对牙科常用合金和氧化锆产品的粘接剪切强度进行比较,为临床医生在选择粘接剂时提供参考.

  • Cerinate瓷贴面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

    作者:尚秀香;牟月照

    目的探讨Cerinate美容瓷贴面的美观效果及远期保存率.方法采用Cerinate美容瓷贴面对需要美容修复的前牙763例(颗)制作了瓷贴面,分别从不同的修复时间内进行临床追踪观察及效果评价.结果近远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6.60%、96.20%,不同的修复时间修复效果无显著差异.30岁以前的患者,变色牙组,失败发生率较高,其主要表现为修复体折裂、脱落.结论 Cerinate瓷贴面具有磨除牙体组织少、美观效果好远期保存率高的优势,是目前牙齿美容修复较理想的选择.

  • 前牙In-Ceram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修复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徐成文;刘亚林

    目的:评价In-Ceram全瓷冠在前牙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58颗前牙进行全瓷冠修复(全瓷冠组),以加利福尼亚牙科协会(CDA)评价标准对戴用0.5~2年后的冠边缘完整性、解剖外形、表面及颜色等进行临床观察评价,结合美观效果、牙龈刺激及失败率等指标,与同期制作的金属烤瓷修复体(金属烤瓷冠组)进行对比.结果:全瓷冠在颜色(满意率:全瓷冠91.4%,烤瓷冠75.8%)及解剖外形(满意率:全瓷冠91.4%,烤瓷冠77.3%)满意度方面优于烤瓷冠组(均P<0.05).全瓷冠出现牙龈炎的概率小于烤瓷冠,2组在1.5年以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瓷冠组不会出现龈缘灰线,金属烤瓷冠组在1年后就会有龈缘灰线出现,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修复失败率及边缘完整性方面,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Ceram全瓷冠用于前牙修复可取得良好效果.

  • 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瓷贴面成功率的影响

    作者:刘晶莹;孟令强;刘晓明

    目的:探讨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瓷贴面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唇面覆盖型(I型)、唇切缘覆盖型(L型)、唇切邻面覆盖型(U型)3种牙体预备方法,对39例患者共计97颗患牙行瓷贴面修复,于修复后1周、6个月、12个月、18个月复诊,观察不同牙体预备方式的修复体保存完整度、颜色匹配、边缘适合性及术后过敏等指标.结果:I型在第12个月随访时有1颗患牙修复体出现裂纹,L型在第12个月和18个月随访时各有1颗患牙修复体出现裂纹和边缘有微小间隙,U型在第6个月有1颗患牙修复体在颜色和半透明度上与邻牙不一致,第18个月随访时有1颗患牙修复体出现裂纹,3种牙体预备方式瓷贴面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合理的牙体预备方式进行瓷贴面修复,能够获得较佳的修复效果.

102 条记录 3/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