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疗效评价

    作者:林凡振

    目的: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70例(70只眼)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35例,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研究组则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29%,同对照组的77.14%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过程中,应用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优质护理的实施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

    作者:王秀霞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护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作用.方法:观察9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护理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眼压均得到控制,观察组控制更明显,干预后3个月的眼压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两组共有55例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其中对照组仅占21例,观察组占34例,优质护理满意度与常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可通过优质护理有效控制.

  • 研究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春勤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 年1 月-2018 年6 月收治的45 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22 例,研究组 23 例,其中对照组与研究组均给予常规护理,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SAS 评分.结果: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 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 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的焦虑程度.

  •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惠青;刘文静;高欣

    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心理状况与治疗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治疗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心理护理,能够消除其焦虑情绪,使得其心理状况更加稳定,提高治疗配合度,从而使得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作者:李冰;刘冬梅

    目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4例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54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注重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S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提升依从性.

  •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作者:尹逊燕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采集2016年9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方式)及实验组(心理护理方式),每组均分成28例,观察两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为(43.56±4.10)、SDS评分为(44.56±4.13)分,较干预前有所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DS评分(56.88±4.24)分、SDS评分(55.25±5.35)分,两组进行比较,存在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孟欢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眼科收治的42例(47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术后6个月术眼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术后6个月的平均眼压为(12.99±1.82)mmH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测得术后6个月前房深度平均为(3.76±0.87)mm,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房角镜检查术后患者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房角关闭象限不同程度开放.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降低眼压、防止眼压再次升高、提高视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同时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杨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为常规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和心理状态.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优良率为93.33%(28例),常规组的护理优良率为70%(21例),实验组的护理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为(3.1±1.1)分,SAS评分为(2.8±1.2)分,常规组患者的SDS评分为(5.7±1.2)分,SAS评分为(5.5±1.3)分,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的实施可以明显改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心理焦虑与抑郁情绪,优化其心理状态,同时可减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优良率,该护理方式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对策

    作者:丁军;郑姗姗;杨玉苗

    目的 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特征、所用的心理干预对策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00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经过系统的心理干预之后,平均花费3.5d时间实现了眼压降低,并达到适用于手术的水平,患者心理状态较为稳定,后都痊愈出院.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心理负担较大,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活动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 心理护理应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美奇

    目的 探讨观察心理护理应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的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护理后焦虑和抑郁情况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20.00%),P值小于0.05.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效果可观,安全性高.

  • 综合疗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建成

    目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综合疗法,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4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观察组中患者的视力、ACD 和AOD500分别为(0.63±0.18)、(3.47±0.39)l/mm 和(0.31±0.11)l/mm,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为(13.27±3.54)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综合疗法,不仅能够对患者的眼压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眼前节前房深度,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住院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作者:岑红;廖红珍

    目的 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舒适与心理护理.方法 47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24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实施护理常见,试验组在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增加舒适与心理护理.结果 试验组在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及负性情 绪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倩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眼压及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前两组眼压及负性情绪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试验组眼压及负性情绪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促使其眼压和负性情绪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蔡莲

    目的 总结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局麻下进行手术,重点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 结果: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眼压得到控制,患者及家属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提供精心、细致、全面的综合护理在疾病康复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作者:侯密

    探讨比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共纳入20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86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单号者纳入对照组(43例),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双号者纳入观察组(43例),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差异.结果:86例患者经不同术式治疗后无效者7例,其中2例为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35%,与对照组的88.37%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眼压、视力水平均更优,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远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可首选周边虹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相比小梁切除术,周边虹膜切除术更有利于患者正常眼压及视力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相对较高.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

    作者:孔祥辉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GG)是眼科急症,致盲率极高,如治疗不及时,严重者数天内失明,处理不当疗效亦受影响.现报道37例AACG患者的临床护理.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预防性手术疗效观察

    作者:胡月枝;牛社旗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预防性虹膜周边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在患眼手术后1到3周内,对另一只眼(临床前期)实行常规虹膜周边切除术.结果 平均随访54个月(12~96个月),36例36只眼中共有34例有效,占94.44%,2例有不同程度眼压升高,仅占5.56%.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预防性手术效果肯定.

  • 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作者:魏华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价值及分析.方法 选取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就诊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单月就诊)与研究组(双月就诊),各有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结果 研究组的疾病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其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作者:姜晓红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把配合研究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个研究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方法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忧郁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心理护理毕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与缓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心理护理干预分析

    作者:石红樱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08%;对照组为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CL90评分中敌对、恐惧、焦虑、失眠、墙皮、偏执、人际关系、食欲下降等各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心理变化特征,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消除或减缓其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753 条记录 36/38 页 « 12...30313233343536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