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以直肠内线圈进行前列腺扩散加权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郭雪梅;王霄英;崔志伟;李飞宇;蒋学祥

    目的 以腹部相控阵线圈获得的前列腺常规DWI成像为标准,研究以1.5T磁共振系统进行直肠内线圈DWI成像所得前列腺ADC值的准确性.方法 随机选择20例同时进行了常规DWI和直肠内DWI的前列腺病例,比较两种DWI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以第三方软件逐点测量前列腺的ADC值,并手动测量ADC值,与常规方法所得ADC值进行对比,分析直肠内线圈所得ADC值的可用性.结果 直肠内DWI的空间分辨率明显高于常规DWI,两种DWI信噪比无显著性差异.观察获得的散点图,发现与直肠内线圈表面相距22.9 mm以内的ADC值与常规ADC值差异不大.在前列腺外周带手工测量两种ADC值,无统计学差异,相关系数为0.820.结论 前列腺直肠内线圈DWI图像分辨率高,但仅距离线圈前表面约22.9 mm以内的ADC值与常规ADC值具有可比性.

  • ERC测定枸橼酸盐在前列腺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作用

    作者:陆芳菲;张冰;朱斌

    目的:探讨磁共振直肠内线圈(ERC)测定前列腺组织中枸橼酸盐(cit)在前列腺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组共69例,对腔内线圈和腹部线圈成像效果比较.均于术前测定枸橼酸盐(Cit),术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或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获得病理结果.前列腺增生组(BPH)34例,腺体增生型17例、混合增生型12例、基质增生型5 例.前列腺癌组(Pca)35例.分别测量各组(Cho+Cr)/Cit即CC/C比值.结果:相控阵腹部线圈和ERC扫描的T2像对前列腺癌检出的敏感性分别为60%和80%,特异性分别为76.5%和85.2%.前列腺腺体增生型CC/C值为0.73±0.29;基质增生型CC/C值为1.13±0.38;混合增生型CC/C值为0.94±0.27;正常前列腺外周带、PCa 区、外周带良性结节和BPH中央带的CC/C平均比值分别为0.94±0.53,2.23±1.67,1.19±0.64和0.93±0.49.PCa与前列腺外周带良性结节及BPH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8、4.4,P值分别为0.01,0.00).结论:腔内线圈显示靠近线圈的外周带及精囊腺解剖结构及病灶比腔内线圈具有一定优势,可得到较腹部线圈信噪比更好的MRS信息.前列腺正常组织MRS谱线特点以Cit为主峰,前列腺癌中MRS是Cho为主峰.Cit与Cho峰的负向变化,是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 MR直肠内线圈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张冰;朱斌;俞海平;袁丽华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在正常前列腺、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及外周带良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35例、前列腺增生34例(包括7例外周带良性结节)进行MRS定量分析.选前列腺中间层或病灶大层面作为感兴趣区,测量其(Choline+Creatine)/Citrate即CC/C的比值.结果: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前列腺癌区、外周带良性结节和前列腺增生中央带的CC/C平均比值分别为0.94±0.53、2.23±1.67、1.19±0.64和0.93±0.49.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外周带良性结节及前列腺增生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8和4.4,P值分别为0.01和0.001).前列腺癌的CC/C值高,CC/C>1.5者18例(51.4%);其余各组CC/C≈1.结论:前列腺癌的CC/C值显著升高,MRS有助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