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诊疗(二)
4 介入技术要点4.1 适应证与禁忌证 在适应证选择方面,应特别关注下肢缺血程度的评估,可参照泛环大西洋协作组织第 2 版指南(TASC Ⅱ)进行分级分型,以便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案. TASC Ⅱ分级分型的主要依据是狭窄、闭塞病变的数量、长度、部位及严重程度,可将主 - 髂动脉和股 - 腘动脉分别分为 A~D 级. A~C 级病变首选腔内治疗,D 级病变存在手术禁忌时可选择腔内治疗,但应在有经验的中心完成. 以下情况,应列为介入诊疗的禁忌证:①无法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②不能耐受介入或无法取得体位配合;③透析无效的严重肾功能不全;④全身感染或缺血肢体存在严重的局部感染.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诊疗(一)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 )是指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肢体供血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1]. 下肢ASO常为全身性动脉硬化性疾病的一部分,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下肢ASO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大,且为截肢的主要原因[2],故应重视对其进行规范诊疗.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抗凝、系统溶栓和外科手术作为其主要的传统治疗方式,被大家广为接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一部分DVT患者在接受单纯抗凝治疗后,溶栓药物很难迅速溶解患者静脉内的全部血栓,仍然形成了严重的血栓并发症.外科手术取栓及目前新兴的各种介入技术都是清除静脉内血栓的有效方法.而且,单一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技术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认为在临床中应该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综合利用多种腔内微创介入技术,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