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超声心动图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室间间期优化

    作者:孙欣;王浩;江勇;丁立刚;张红菊;吴伟春;王吴刚;霍顺伟

    目的 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定量评价个体优化设定室间(VV)间期的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效果.方法 26例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三腔起搏器安置术后先采用起搏器默认参数,术后1周内在超声指导下进行个体起搏参数优化.优化时,先根据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形态及速度时间积分(VTIMv)得出佳房室(AV)间期后,再根据主动脉流速时间积分(VTIAo)及组织多普勒测量得出的收缩不同步指数(SDI)判定双室顺序起搏时个体佳VV间期.结果 26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经个体优化后,佳VV间期均为左心室提前起搏,范围在4~40 ms,个体差异明显.个体优化设定VV间期后VTIAo和做功指数(MPI)测值分别为(22.3±4.5)cm、(0.78±0.18),双室同步起搏时的测值分别为(20.8±4.9)cm、(0.86±0.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5、3.217,P均<0.05).VTIAo进一步增大,MPI则进一步减小;经个体优化佳VV间期后室间机械延迟(IVMD)、SDI、收缩后缩短现象(PSS)测值分别为(-24±19)ms、(12.1±2.9)、(30.8±16.7)%,双室同步起搏时的测值分别为(-32±19)ms、(14.3±2.6)、(38.3±1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0、4.592、3.250,P均<0.01).心室内及心室间同步性进一步改善,IVMD、SDI、PSS更加减小.结论 经个体优化设定心室起搏顺序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更好,心室的收缩协调性得到了大程度的改善.常规超声心动图,尤其是频谱多普勒,在个体优化中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多普勒能够定量评价心室收缩同步性,阐释发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机械运动机制,在同步化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

  • 双心室起搏室间间期优化新算法的研究

    作者:刘汉雄;邓晓奇;蔡琳;李锦;童琳;邓珏琳

    目的 提出双心室起搏室间间期(W)优化新算法,并验证其合理性.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2年12月间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并接受双心室起搏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患者41例,根据心脏电-机械耦联的原理,将体表心电图和超声指标的数量关系用新公式来表述,通过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来比较新算法与传统方法的差异.结果 41例患者均分别采用新算法、传统超声法及腔内心电图法进行VV优化,测主动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TI)并统计耗时.经方差分析显示新算法的AVTI[(22.32±3.48)cm]优于传统腔内心电图法的AVTI[(19.22±3.07)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算法的耗时[(18.80±3.30) min]较传统超声法的耗时[(203.81±20.12)min]明显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算法用于双心室起搏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VV优化准确、快速,具有合理性及临床推广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