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急诊肠镜诊断策略研究

    作者:何银云;陆烨;刘奇

    目的 探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急诊肠镜诊断策略.方法 选择2014-01/2017-12绍兴市中心医院接诊的210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将210例患者按肠道准备方式分为清洁灌肠组169例、口服泻药组41例,分析不同肠道清洁度对急诊肠镜诊断的影响.结果 21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0∶1;老年、中年、青年患者分别占45.71%(96/210)、29.05%(61/210)、25.24%(53/210).隐性失血10.48%,显性失血89.52%;出血方式以黑便、鲜红色血便、暗红色血便为常见,出血病因以肠道炎症或感染发病为常见,占35.71%,其次为结直肠息肉,占20.95%.老年组中发病以结直肠癌、肠道炎症或感染、结直肠息肉为主.中年组以肠道炎症或感染、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为主.青年组以肠道炎症或感染、结直肠息肉、血管病变为主,清洁灌肠组中肠道清洁度优良率低于口服泻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洁度优、良、差的肠镜诊断准确率为91.04%(61/67)、80.85%(38/47)、52.42%(65/124),清洁度优、良时肠道诊断符合率均高于清洁度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洁度优时肠道诊断符合率与清洁度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在男性中常见,老年人为多发人群,病因多为肠道炎症、结直肠息肉,不同年龄段出血病因存在一定的差异;出血多以黑便、鲜红色血便、暗红色血便为主;肠道清洁度优能提高急诊肠镜的诊断率,而口服泻药肠道清洁度优于清洁灌肠,临床在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基础上,应尽可能以口服泻药实施肠道准备,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 蠕动冲洗泵在严重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急诊肠镜中的应用

    作者:李贵庆;高雪峰;王梅;关媛;孙云云;王凝之;丁岩冰

    目的 探讨对严重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急诊肠镜检查过程中使用蠕动冲洗泵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严重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12例,患者需行急诊肠镜检查但不耐受口服肠道准备,能耐受聚乙二醇电解质液灌肠.实施未行常规肠道准备的急诊肠镜检查,检查过程中联合使用蠕动冲洗泵.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中,肠镜顺利到达回盲部11例.水泵冲洗前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为(3.42±0.52)分,水泵冲洗后BBPS评分为(8.25±0.62)分.明确出血来源9例,其中结肠息肉治疗后出血3例,内痔出血2例,结肠多发溃疡伴出血2例,结肠血管畸形、缺血性肠病各1例.采用热活检钳+钛夹止血4例,氩气刀治疗术+钛夹止血4例,单纯钛夹止血1例;终手术治疗1例;血管造影检查介入治疗2例.无重复肠镜检查及再出血.结论 对严重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不宜行常规肠道准备的患者,肠镜检查过程中使用蠕动冲洗泵辅助,安全性高,效果好.

  • 不同肠道清洁度下急诊肠镜对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璟;唐瑾;陈烨;智发朝;刘思德;何美蓉

    目的 探讨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肠镜的必要性及佳肠道准备方式.方法 收集近年南方医院188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病例结肠镜检查相关资料,根据检查时机将患者分为急诊组与择期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不同肠镜检查时机对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诊断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纳入肠道清洁度进行多因素分层分析,分析不同肠道清洁度对急诊肠镜诊断率的影响.结果 急诊组118例,择期组70例,两组的诊断率无统计学差异(P=0.724),但急诊组确定性出血灶的诊断率显著高于择期组(P=0.041),口服泻药的比例则显著低于择期组(P<0.001).肠道清洁度"优""、良""、差"在口服泻药及清洁灌肠的患者中的比例依次为63.6%vs 13.5%、28.6%vs 24.3%、7.8%vs 62.2%(P<0.001).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示,清洁度"优"较"差"显著提高肠镜诊断率(P=0.012),多因素logistic模型中,分组与清洁度的交互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清洁度"优"时急诊组诊断率显著高于择期组(P=0.03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急诊组清洁度"优"时诊断率显著高于清洁度"差"(P=0.015).结论 当肠道清洁度为"优"时,急诊肠镜对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率优于择期肠镜,但通过清洁灌肠准备肠道时肠道清洁度差,从而降低了其诊断优势,因此在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急诊肠镜肠道准备应尽量选用口服泻药.

  • 大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重度迟发性出血的诊治分析

    作者:何小庆;柳芳;黄思霖;朱薇;何美蓉

    结肠镜进行息肉切除已成为目前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1].其中,出血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2].息肉切除术后并发出血可分为早期出血(术后24 h内)和迟发性出血(术后24 h后).息肉切除术后并发重度迟发性出血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可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总结我科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诊肠镜诊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何菡

    目的 分析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诊肠镜诊断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6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均行急诊结肠镜检查,分析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病因,比较不同肠道准备方法、不同出血程度患者急诊肠镜检查完成情况,依据急诊肠镜检查成功与否分为检查成功组、检查失败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急诊肠镜检查的影响因素.结果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病因有结肠癌、结肠息肉、结肠憩室等;不同肠道准备方法诱发再出血或出血加重率无明显差异(P>0.05),重度出血组活动性出血病灶发现率高于轻度出血组、中度出血组(P<0.05);急诊肠镜检查成功组女性、年龄>45岁、阑尾切除史、服药期间步行时间短、肠道准备不充分、检查前未服完全部清肠药、肠道解剖结构异常、医师操作不规范比例低于检查失败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45岁、肠道准备不充分、肠道解剖结构异常是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诊肠镜检查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诊肠镜对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尤其是中重度出血有重要诊断意义,女性、年龄>45岁、肠道准备不充分、肠道解剖结构异常是影响其诊断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下消化道出血急诊肠镜诊治的临床分析

    作者:徐世恒

    为探讨急诊行肠镜检查诊治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将2011年3月至2015年5月因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来我院就诊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肠镜检查和常规治疗,观察组于患者发病24~48 h内使用OlympusCF-240型肠镜进行检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肠道清洁及止血处理(如在出血点喷洒肾上腺素注射液和凝血酶等止血药,钛夹止血和高频电凝切等),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 (40/42);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6.19%(32/42).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急诊肠镜检查及肠镜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方面有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