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尖瓣环成形术后右心室收缩功能超声评价指标的探讨

    作者:马宁;杨娅;李治安;孟旭;张纯;李宜嘉;张海波;韩杰;许春雷

    目的:研究三尖瓣环的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和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tricuspid annular peak systolic velocity,TAPSV)指标能否准确评估三尖瓣环成形术(tricuspid valve plasty,TVP)后的右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择左心瓣膜手术同时行TVP的患者45例.术前和术后测量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AC)、TAPSE及TAPSV等多项指标.术前、术后1w、术后3、6及12个月各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一次.术前与术后指标做对比分析.结果:TAPSE术前(20.25±3.05)mm,术后1w、术后3、6及术后12个月分别为(8.68±2.83) mm,(9.13 ±3.12)mm,(9.20 ±2.46) mm,(9.29±2.58)mm,术前和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PSV术前(17.8±4.00) cm/s,术后分别为(9.17 ±2.32) cm/s,(10.12 ±2.06) cm/s,(10.85 ±3.11) cm/s,(11.86 ±3.13) cm/s,术前和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RVAC为(45.62±4.32)%,与术后(46.21±3.89)%,(48.45±4.02)%,(47.33±3.86)%及(47.92 ±4.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临床诊断均无右心功能不全.结论:TVP术后,经胸超声测量TAPSE、TAPSV低估了右心室收缩功能.在TVP术后不推荐使用其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

  • 自体心包三尖瓣成形与人工瓣环三尖瓣成形的中远期疗效比较

    作者:陈国锋;牛冬梅;杨斌

    目的 比较自体心包条三尖瓣成形与人工瓣环三尖瓣成形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将2000-2010年间收治的76例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6例)以人工瓣环行三尖瓣成形,B组(30例)以自体心包条环缩三尖瓣环行三尖瓣成形.分别于术后3年、5年、8年对两组患者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和三尖瓣反流程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术后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提高1~2级,两组患者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和三尖瓣反流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心包三尖瓣环成形术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有效方法,其中远期疗效与人工瓣环三尖瓣成形术相似,但治疗费用明显降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