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态动脉僵硬度指数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琴;孙燕淑

    动态动脉僵硬度指数是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得出的一种较新的无创的反映动脉僵硬度的指标,研究发现它与许多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冠心病、血压变异性等具有密切关系,或许能为早期预测心血管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 动脉僵硬度指数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晓燕;贾永平;吕吉元;范春雨;高宇平;王睿;闫蕊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参数动脉僵硬度指数(AASI)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252例入选病例行冠脉造影术.冠状动脉病变损害程度采用Gensini法计分,所有病例均于术前监测24 h动态血压.记录参数: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以DBP为纵坐标,SBP为横坐标,求出斜率(β),动脉僵硬度指数=1-β.结果 高血压组较非高血压组冠心病患病率明显增高(P<0.05).高血压组患者冠脉三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冠脉狭窄组24 h动态血压监测,无论24 h、白昼还是夜间动脉僵硬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动脉僵硬度指数与冠心病(CHD)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为密切,且夜问动脉僵硬度指数较其他因素与CHD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更密切(P<0.05).结论 动脉僵硬度指数是CHD冠脉狭窄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动脉僵硬度指数与CHD冠昧狭窄程度的关系较为密切.

  • 经常运动对高原地区健康老年人心血管功能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褚以德;朱爱琴;黄郁玲;李国峰;郭爱玲;张利民;张秀芳;梁艳燕;阿祥仁;彭海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对老年人心血管功能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各30例经常参加有氧运动的高原地区(海拔≥2 600m)健康老年人和缺乏运动的健康老年人.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HRV),应用动脉脉搏波速度(PWV)自动测量肱动脉-踝动脉(baPWV)和踝臂指数(ABI).安静状态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并比较运动过程中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的变化.检测血细胞计数(RBC)、红细胞体积(MCV)和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Cr)、血糖(BG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被测定.结果:①长期坚持运动的高原地区健康老年人RBC数量明显增加(P<0.05),BGS、TC和LD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对MCV、Hb、Cr、TG和HDL水平无明显影响;②运动组体重、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心率低于缺乏运动组(P<0.05),反映动脉硬化指数的PWV和ABI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24小时HRV分析,发现运动组SDNN、RMSSD和PNN50指标均高于缺乏运动组(P<0.01和P<0.05),而SDANN和SDNNindex无统计学意义;④在平板运动中,运动组收缩压随运动量的增加而升高,舒张压则随运动量的增加先下降后升高,而恢复期血压正常,缺乏运动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随运动量的增加而升高,且恢复期血压恢复慢.同时发现缺乏运动组在运动后SaO2和HR恢复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组氧饱和度高于缺乏运动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运动前后SaO2和HR无明显变化.结论: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高原地区老年人血管僵硬度和提高心率变异性,从而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血液指标和体质量,增强心脏和血管的功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