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ON1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再活化与支架内血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珂崎;于风旭;闫继强

    目的 探讨影响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接受PCI患者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基因多态性、术后血小板再活化与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血栓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5年1月~12月期间就诊雅安市人民医院PCI患者362例,检测PCI后测血小板聚集率(PAR),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预测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佳PAR值.将所有受试者分成术后血小板再活化(HPPR)组(PAR≥44.5%,即HPPR组)(n=180)和对照组(PAR<44.5%)(n=182),检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实现,记录患者CYP2C19基因681(G/A)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以及患者CYP2C19(681G/A)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统计分析住院期间与术后6个月患者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HPPR组三个基因多态性位点(-108C/T,-126G/C及-162G/A)分别为63.9%、25.0%和2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6%、44.0%和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108C/T基因型是PCI治疗后MACE和术后支架内血栓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OR(95%CI)值为3.647(1.633~6.275),P=0.016.结论携带-108C/T基因型与HPPR是PCI治疗后MACE和支架内血栓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