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申明

    作者:《四川精神卫生》杂志编辑部

    刊登于本刊的2014年27卷第3期 P262-263《喹硫平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一文为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13GGJS -131)。特此申明。

  • 喹硫平+帕罗西汀结合用于双向情感障碍治疗68例分析

    作者:张光勇

    目的 研究喹硫平和帕罗西汀联合用药对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在我院精神科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68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单纯服用帕罗西汀药物,实验组患者服用喹硫平和帕罗西汀两种药物,治疗56d后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蒙哥马利抑郁量表和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评分,并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蒙哥马利抑郁量表总分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两组之间没有差异;两组的治疗有效率随着时间延长而升,但是组间没有差异;两组患者的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总分治疗前后无差异;两组虽有不良反应病例,但无严重不良反发生.结论 对于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采用喹硫平和帕罗西汀联合用药,可以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且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付君;唐平;张雪丽;黄雅莲;李衡

    目的 系统评价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BSCO、CNKI、SinoMed、VIP和WANFANG DATA等(时间均从建库到2014年11月),纳入喹硫平与利培酮对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比较,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根据评价纳入研究,采用RM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包括2 10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喹硫平组因缺乏疗效的终止治疗率较利培酮组高[RR=1.31,95%CI (1.10~1.55),P=0.002];2)喹硫平组因无法耐受的终止治疗率与利培酮组相当[RR=1.18,95%CI (0.90~1.53),P=0.2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一,喹硫平组嗜睡较多[RR=1.29,95%CI (1.11~1.50),P=0.000 9];利培酮组失眠较多[RR=0.75,95%CI (0.62~0.91),P=0.004];两组性功能紊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3,95%CI (0.50~1.06),P=0.09];两组锥体外系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6,95%CI (0.25~1.29),P=0.18];4)血糖、甘油三酯和催乳素等资料异质性太大,未做Meta分析.结论 喹硫平疗效不及利培酮,而安全性与其相当.

  •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男性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王曦;王钰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男性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男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氯硝西泮片及丙戊酸镁缓释片,观察组给予富马酸喹硫平片及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采用躁狂量表(BR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1项(HAMD-2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 TESS)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BRMS评分、HAMD-21评分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及8周,两组患者BRMS评分、HAMD-21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GQO-LI-74评分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8周,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17例、显著进步6例、进步4例及无效3例;对照组临床治愈9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7例及无效6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8周,两组患者TES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男性双相情感障碍起效快、效果好,既可有效控制躁狂发作又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喹硫平联用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抑郁相的对照研究

    作者:龙赟;童颜;游佳

    目的 通过喹硫平和氟西汀分别联用碳酸锂对双相型障碍抑郁相的对照研究,评价喹硫平的8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两组入组32例和31例,年龄(30.6±10.2)岁和(31.6±11.2)岁,完成8周治疗30例和28例,脱落率为6.3%和9.7%.两组碳酸锂剂量(1.1±0.3)g/d和(1.1±0.3)g/d,喹硫平、氟西汀剂量分别为(320.0±89.6)mg/d和(27.2±11.2)mg/d.结果 两组8周有效率(减分率≥50%者)为70.0%和78.6%,经Ridit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与治疗前HAMD总分及因子分经配对比较,两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同期因子减分比较中,喹硫平组的焦虑躯体化和迟缓因子分别在2、4、8周时低于氟西汀组,睡眠障碍因子却在4,8周时大于氟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两组不良反应按SS集分析中,喹硫平组更多具有困倦嗜睡、体重增加;氟西汀组多反映在失眠多梦、口干、出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两组在碳酸锂剂量相同的情况下,8周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基本相似,但喹硫平组未见转躁患者.

  • 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杨志;迟强;栾中山

    目的 对比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3月~12月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根据CCMD-3精神分裂症确定标准,将首次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26例,均接受统一的基础治疗方案,实验组30例病人给予喹硫平,首次服用100 mg/d,随后根据患者病情计量递增;对照组26例病人给予氯丙嗪,首次服用100 mg/d,随后根据病情加量.两组患者均接受6周治疗.治疗后应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实验组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2%;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实验组11例发生副作用,发生率36.7%,对照组17例发生副作用,发生率65.4%,实验组副作用出现率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少,值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推广使用.

  •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和糖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侯云跃;陈黎明;范林钰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喹硫平、利培酮对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80例,A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B组给予喹硫平治疗,C组给予利培酮治疗,8用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12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GLU)、餐后2h血糖(2hPBG)、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结果 治疗4周后A组总有效率为42.50%,低于B、C组的58.75%和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第6、12个月时,B、C组GLU、2hPBG、TG、T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和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治疗前后GLU、2hPBG、TG、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起效较慢,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无明显影响,适宜于伴有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应用.

  • 喹硫平联合谷维素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简薇;阮熙;王钰;张浪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谷维素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精神科就诊的老年精神分裂患者120名,按照完全随机比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实施喹硫平联合谷维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喹硫平治疗.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评价药物对糖脂代谢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得分和CGI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同时间点的CGI得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和4个疗程后不良反应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两个疗程和3个疗程后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FBG、TC、TG、HDL和LDL在治疗前后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对老年精神分裂患者同时施用喹硫平和谷维素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用药安全性.

  • 喹硫平或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BPD抑郁发作疗效观察

    作者:李燕华;蒋婉丽

    目的 探讨喹硫平或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抑郁发作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BPD抑郁发作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喹硫平组.阿立哌唑组应用阿立哌唑+丙戊酸钠治疗,喹硫平组应用喹硫平+丙戊酸钠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8w后,评估患者躁狂症状[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量表(MoC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I-74),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8w后,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BRMS评分均降低(P<0.05)、GQOLI-74评分均提高(P<0.05),但BRMS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GQOLI-74评分中,阿立哌唑组躯体、社会功能得分高于喹硫平组(P<0.05);阿立哌唑组MoCA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及同期喹硫平组均更高(P<0.05),而喹硫平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喹硫平或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BPD抑郁发作均疗效良好,但阿立哌唑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更好.

  • 不同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丹;王传升

    目的 研究阿立哌唑、喹硫平和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喹硫平组和氨磺必利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喹硫平和氨磺必利治疗2个月,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甲状腺素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3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治疗后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喹硫平组降低的为明显(P<0.05),而阿立哌唑组与氨磺必利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不同,阿立哌唑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锥体外系反应,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对血脂、血糖、肝功能及血压有影响,氨磺必利组主要为锥体外系反应及催乳素升高.结论 阿立哌唑、喹硫平和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且均能降低甲状腺素水平,以喹硫平降低为明显,但不良反应特点各不相同.

  • 不同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白树存

    目的 探讨奥氮平、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99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33例,分别给予奥氮平、阿立哌唑或喹硫平治疗.对3组治疗前1d和治疗2w及8w时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糖脂代谢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3组PANSS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时间越长,下降越显著(P<0.05).而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 w时,A、C两组除高密度脂蛋白外的其他糖脂代谢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B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及C组(P<0.05).结论 奥氮平、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当,但奥氮平和喹硫平对患者糖脂代谢影响较大,而阿立哌唑无显著影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齐拉西酮、利培酮和喹硫平治疗首发及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评价

    作者:曾莉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使人衰弱的心理疾病,发病率占到总人口的1%,其中有1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自杀风险.精神分裂症的特点可以分为阳性和阴性的症状.阳性症状包括幻觉,声音,或对患者交谈,往往是偏执和妄想.阴性症状包括扁平化的影响,丧失愉悦感,丧失意志或驱动力和厌世情绪.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可以控制症状,但药物的长期使用也给家庭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1].本文就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及喹硫平对首发和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开展并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

  • 喹硫平致男性性功能障碍1例

    作者:赵易

    患者某某,男,25岁,学生,未婚,大专文化.因言行怪异5+月,加重伴眠差,毁物2d,总病程1年,于2010年2月26日首次住我院诊疗.患者1年前因个人感情问题及私密照片外泄出现被害感、情绪不稳、四处乱跑,曾在我市某综合医院精神科住院治疗.住院约20 d好转后出院.出院后未坚持服药.2009年10月无诱因出现言行怪异,称走在街上时周围的每个人都会注意他,觉得周围的世界不真实,认为自己日常的一举一动都是在拍戏,分不清自己是在戏里还是戏外.常四处乱跑,独自在街上又唱又跳.

  • 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强迫症27例临床观察

    作者:支丽娜

    目的:观察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4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像,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治疗,实验组采用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治疗两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强迫、焦虑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实验组各项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强迫症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喹硫平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曲涛;温贵平;孙巧荣

    目的:探讨分析小剂量喹硫平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6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仅服用文拉法辛,实验组服用小剂量喹硫平联合文拉法辛.比较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HAMD评分的差异以及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治疗1周、2周、4周、8周的HAMD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喹硫平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使用文法拉辛.

  • 喹硫平与奋乃静治疗首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对照观察

    作者:罗建华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奋乃静治疗首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方法:2004年3月至2008年6月门诊及住院的60例首发卒中后精神障碍病例中,随机用喹硫平,奋乃静各治疗30例,疗程l2周,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疗效无差异性.结论:喹硫平与奋乃静对首发卒中后精神障碍均有较好疗效,喹硫平的副作用较小,治疗的依从性更高,且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明显优于奋乃静.

  • RP-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奥氮平和富马酸喹硫平浓度

    作者:刘威;曹敏娟;尚翔;姚树永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清中奥氮平、富马酸喹硫平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血清样品以乙醚进行提取并测定,Hypersil C18反相柱 (150mm×4.6mm, 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25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0,内含0.5%三乙胺)-乙腈(65∶35,V/V),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奥氮平在10.0~250.0μg、富马酸喹硫平在50.0~1000.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奥氮平、富马酸喹硫平的低、中、高3种浓度相对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3%、100.8%、98.7% 和97.5%、98.2%、101.1%,日内、日间RSD均低于10% (n=5).奥氮平和富马酸喹硫平的检测限均为5.0μg/L.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临床奥氮平和富马酸喹硫平的血药浓度监测.

  • RP-HPLC法同时测定人体中富马酸喹硫平和氯氮平浓度

    作者:于海燕;何粤红;胡冬竹;胥小叶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喹硫平与氯氮平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Agilent Herpesil ODS C18柱(250mm×4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每250ml水中加入0.55ml三乙胺;流速1.2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54nm.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结果:喹硫平在40~800ng·ml-1、氯氮平在20~1000n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喹硫平、氯氮平的高、中、低浓度相对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86%、97.35%、101.56%和98.65%、97.69%、102.06%;日内、日间RSD均<9%(n=5).分析方法的检测限10 ng·ml-1;喹硫平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20665388X+2.186141,r=0.99479(n=9),氯氮平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31172966X-3.215692,r=0.99795(n=9).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捷,可用于临床喹硫平与氯氮平的血浆浓度监测和药物动力学研究.

  • 喹硫平联合氯丙嗪治疗30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体会

    作者:谢忠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使用喹硫平联合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疗程8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5)及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有效率为93.33%,显效率为76.67%;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口干、心动过速、头昏和嗜睡.结论:喹硫平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好、用药剂量小、不良反应少、病人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喹硫平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童自谨;申秀云;周侠

    目的:比较国产喹硫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4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或精神分裂样障碍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与氯氮平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周末以PANSS量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喹硫平与氯氮平总体疗效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5).而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少于氯氮平组.结论 :喹硫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值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推广使用.

1241 条记录 55/63 页 « 12...52535455565758...626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