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院供应室感染控制的一点体会

    作者:韦芳群;黄翠珍;罗秋如;姚月婵

    目的:供应室感染控制的重要性.方法:科室感染途径的监测,手部卫生的监测,对比,论证.结论:注重消毒隔离和手部卫生对防止院内感染,自身感染有重要意义.

  • 浅析医院供应室集中管理模式持续质量的应用

    作者:刘笑梅

    目的:对供应室进行持续质量的改进,增进与各科室之间的沟通.方法:对供应室的质量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积极做好预防和改进工作.结果:在对供应室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后,供应室的包装质量、清洗质量、灭菌适量和发放质量的合格率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结论:不断提升质量,控制院内的感染,减少手术器械污染的扩散,使供应室的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也将在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安全中发挥极大的作用.

  • 医院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研究

    作者:薛凤霞

    医院供应室主要是为各个科室正常运转提供无害无菌的各类器材与物品,因此可以说供应室在医院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近些年医院虽然不断规范各种消毒隔离制度,但消毒隔离工作中仍有一些弊端需要改进,如环境卫生、物品管理、消毒隔离监督等等,只有做好医院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才能充分保证医院无菌器械和物品的使用安全.

  • 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中的问题与探讨

    作者:梁小杰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手术室管理规范》的颁布,对手术室器械的清洗、保养、灭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12年我院新建了消毒供应中心,改变了原来的手术室和供应室各自为政的模式,实行了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一体化运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不断的改进,取得一定的成效.

  • 浅谈手术器械纳入供应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周永丽

    目的:提供洁净高质量的手术器械,防止医院感染,保证手术室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供应室为手术室提供的手术器械包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强化供应室人员工作责任心,提高专业水平是保证手术器械包质量的关键。结论:通过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建立各种器械包配置内容卡等措施,来提高供应室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手术器械包质量。

  • 消毒供应室再生器械的质量管理

    作者:陈文倩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器械采取集中式管理,对临床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提供有效质量监控的意义及效果。方法:将全院各临床科室的再生器械回收至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处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操作程序。结果:实施一年多后工作质量与实施前比较,改变了以往临床科室处理再生器械的无序状况,提高了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结论:实施管理,完善了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质量,保证了再生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地使用,达到了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水平的标准。

  • 浅谈供应室分组质量管理的实施

    作者:何平

    目的:提高供应室的管理能力和工作质量.方法:供应室按卫生部颁发的供应室验收标准,进行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的合理布局,并选出各小组组长及选出物管员、质监员各1人,实施分组质量管理.结果:提高了供应室管理质量,洗涤质量合格率达到98%,包装组工作质量达到97%灭菌物品监测合格率达到100%,临床科室满意度为90%以上.结论:分组质量管理是根据供应室现有资源条件建立一套实用、规范科学管理方法,能使供应室质量管理体系真正有效运作.

  • 中心供应室护理带教分析

    作者:姚兰兰

    中心供应室是医院医疗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门,不仅担负全院诊疗器械、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供应工作,同时也担负着临床护理实习的带教工作。而供应室护理带教工作也是医学教学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难点,如何在实习期间让护理实习学生达到实习大纲要求,尽可能熟悉供应室的工作内容以及操作流程、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是护理带教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供应室 护理 带教
  • 供应室开展优质服务以提升科室满意度的探讨

    作者:李文琰;马雪莲;刘敏;张芮

    供应室是医院的核心部门,是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始终坚持服务好临床就是服务好病人的宗旨,在目前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的需求不断提高,对供应室工作要求也就更高,在工作中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拓展服务内涵,在工作中如何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完善护理措施,逐步提升科室对供应室护理工作满意度.

  • 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

    作者:赵红霞;刘敏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隐患,总结防范对策.方法:以本院供应室12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防范对策分成对照组(未实施)和观察组(实施).对比两组护理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包装质量得分(96.63±1.01分)、回收及时度得分(95.31±1.12分)、供应及时度得分(96.66±2.01分)、服务态度得分(94.15±2.34分)都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风险隐患,需要采取防范对策才可使护理工作质量提升.

  • 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分析

    作者:潘爱霞

    目的:探讨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此次实验以我院供应室1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消毒技术规范》中所提出的相关要求,通过物理、化学检测方法,对供应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定期检测,对比分析我院供应室工作人员未实施消毒灭菌监测之前所发生的医院感染例数,与实施消毒灭菌监测过后的医院感染例数,对其差异性进行探究.结果:经过临床研究统计处理,结果发现未实施消毒灭菌监测之前,有132例发生医院感染;实施消毒灭菌监测之后,有11例发生医院感染;对比监测前后,结果发现差异意义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供应室消毒灭菌进行监测,在预防医院感染方面,作用突出,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几率,进而确保医院减少感染源,促进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值得临床参考.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探讨

    作者:马静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未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实施供应室质量控制的60例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和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环境 、物品 、污染区 、无菌区以及包装区管理 、安全管理等工作质量评分均低于试验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普及.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的预防作用

    作者:刘娟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在2014年3月 ~2016年4月供应室开展的护理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其中2014年3月~2015年3月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设为对照组),2015年4月~2016年4月采用护理质量控制管理(设为试验组),比较两个管理时间段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管理中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能够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情况,保证了治疗安全,护理管理意义积极,可推广.

  • 分析优质护理在提高供应室消毒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冯永莉;孙玉燕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提高供应室消毒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消毒供应室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比较在进行优质护理前后医院门诊、病房、手术室等对供应室消毒质量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情况.结果 :在进行优质护理后,医院门诊、病房、手术室等对供应室消毒质量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明显减小,在护理前后其各项满意度和工作压力的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消毒供应室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明显减小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各科室对供应室消毒质量的满意度,有效提高供应室的消毒质量.

  • 情感激励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陈菊

    目的 针对情感激励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实际运用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 以我院供应室的8名人员为研究对象,以8名工作人员的在接受情感激励前((P<0.05)具有可比性)后的焦虑自评表和抑郁自评表作为对比依据.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工作人员在接受了情感激励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降低.结论 在工作中,及时掌握工作人员的情绪变化并给予情感激励,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又能降低工作中的出错率.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院内感染的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聂金萍

    目的 分析了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了我院实施灭菌工作的以及未实施灭菌工作的供应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比较灭菌器械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采取相应的护理管理后,采取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观察组灭菌器械的护理质量较高,院内感染发生率较低,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供应室实施有效的护理质量控制,可以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适合大力推广.

  • 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对策

    作者:王燕;张彦;袁静

    目的 探讨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对策.方法 对供应室的22名护理人员实施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7年3月6日——2018年3月6日,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供应室职业暴露的主要事项、危险事件的发生次数.结果 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调查中,利器损伤的发生为22例(100.0%),紫外线损伤为18例(81.82%),这两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明显比其它因素要高.结论 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利器损伤与紫外线损伤,应加强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培训、完善职业风险规避制度、改善供应室工作环境,增强供应室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 供应室护士职业伤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作者:徐人英;骆树华;魏崇静

    目的 分析供应室护士职业伤害因素,提出防护措施.方法 从引起供应室护士职业伤害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等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并进行落实相关的制度以及防护措施,施行规范化操作.结果 根据供应室工作中存在的职业伤害因素,制定相应的制度流程以及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及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 制定并落实供应室各项工作制度,遵照工作流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可以减少在供应室的职业伤害发生率,保证供应室护士的人身安全.

  •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作者:柴玉丽;姜华;李慧敏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影响因素,评价干预效果。方法2015年,针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影响因素,制定干预对策。结果改进后,物品表面抽检合格率高于改进前,职业伤害事件发生例次率低于改进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职业伤害事件发生风险,提高了环境控制质量。

  • 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方法及管理分析

    作者:谷萍;刘淑萍

    目的:分析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方法及管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供应室的消毒灭菌物品100件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供应室的消毒灭菌物品100件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消毒灭菌工作,实验组加入实时监测方法以及质量管理措施干预.对比两组物品的消毒情况.结果:实验组消毒剂配置不合格率、使用差错率、消毒时间不足率以及灭菌不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实时监测方法以及质量管理措施应用于供应室中,可提高物品消毒灭菌质量,值得推荐应用.

1866 条记录 88/94 页 « 12...85868788899091...939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