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发性骨髓瘤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一例
患者女,72岁.因面红3个月,检查发现红细胞增高伴骨髓浆细胞增多1个月收住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于2005年下半年出现面红、结膜充血,无眩晕、视力下降、乏力、盗汗、骨痛、鼻及牙龈出血、体重减轻等不适.在外院检查发现Hb明显增高.血象Hb 208g/L,RBC 7.83×1012/L,红细胞压积(HCT)0.636,WBC 7.14×109/L,PLT 130×109/L.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积分14,骨髓检查示红系增生活跃,占0.36,浆细胞明显增生,可见双核及多核浆细胞占0.14.
-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NK/T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女,52岁,主因"乏力7个月,加重伴左侧肩胛骨疼痛1个月"于2007年8月7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常规检查:WBC 4.7×10~9/L,Hb 50 g/L,BPC 121× 10~9/L.肾功能:尿素氮15.6 mmol/L,肌酐389 μmol/L,β_2微球蛋白5.8 mg/L;血钙正常,乳酸脱氢酶,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正常;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可见异常κ轻链带,血清及尿轻链定量示κ轻链均增高;X线检查示左侧肩胛骨多发溶骨性骨破坏;髂骨骨髓涂片:增生减低,浆细胞占0.190,可见双核、多核浆细胞.
-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骨髓中出现多核浆细胞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骨髓中出现多核浆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骨髓穿刺涂片常规分类计数浆细胞百分比并观察是否出现多核浆细胞;速率散射浊度法检测血清各型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的原发疾病分布在骨髓中出现和未出现多核型浆细胞两者间无明显差异;前者骨髓浆细胞百分比[(7.1±4.6)%]、血清IgA水平[(5.4±3.0) g/L]及患者年龄[(50.7±13.7)岁]明显高于后者[(4.9±2.6)%、(3.0±1.78) g/L、(39.8±16.0)岁],P<0.05);前者血清IgG[(20.1±14.0) g/L]、IgM[(2.0±1.0) g/L]、总Ig水平[(27.5±14.7) g/L]及A/G比值(0.9±0.5)与后者[(17.6±9.4) g/L、(1.9±1.1) g/L、(2.3±9.8) g/L、0.9±0.4]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骨髓中出现多核浆细胞的患者血清IgA水平,骨髓浆细胞数明显高于骨髓浆细胞形态正常者的水平,提示机体免疫防御机能尤其是粘膜防御功能增强.而且这种细胞生物学异常现象更易出现在年龄高的患者中,推测可能与疾病预后不良有关.
-
首发为心力衰竭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三例
例1,患者男性,59岁.因反复胸闷,心慌,夜间不能平卧18个月,加重8个月以肥厚性心脏病,心功能Ⅳ级入院.查体:血压12/6 kPa.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两肺呼吸音粗.心尖搏动弥散,心尖向左下扩大,二尖瓣、三尖瓣听诊区及胸骨左缘节三、四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心率94次/分.肝脏右肋下5 cm,剑突下7~8 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2 g/L,血沉153 mm/h,白蛋白25 g/L球蛋白52 g/L.血清免疫电泳示IgA沉淀线增粗,增宽,呈单株峰增高现象.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Ⅰ°房室传导阻滞,ST-T缺血型改变.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心肌肥厚非梗阻型,少量心包积液.腹部B超示肝大,少量腹水.胸片及胸腔B超示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全身骨骼系统影像学检查仅颅骨出现虫蚀样改变.骨髓象显示浆细胞系统增生活跃,可见双核及多核浆细胞, 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MM).
-
多核浆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多核浆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M M )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P)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首次住院且未经治疗的M M 患者68例、RP患者59例,分析其骨髓涂片并计数浆细胞百分比、计算双核浆细胞和多核浆细胞阳性率。结果 M M和RP患者浆细胞百分比、双核浆细胞阳性率和多核浆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核浆细胞可用于MM与RP的鉴别诊断,并可用于MM的病情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