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大小气道病理学的动态变化及预防性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干预作用

    作者:王晓芝;宁方玉;吴淑华;韩兆东;朱玉红;郑静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形态学动态变化及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卵白蛋白)、哮喘干预组(布地奈德+卵白蛋白),每组大鼠24只,分别于雾化激发后第7天、第28天、第35天处死每组大鼠中8只进行气道形态学观察,并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大鼠的气道形态学参数.气道被分为大气道和小气道两个等级进行分析.结果 大气道病理学变化:与相应正常对照组相比,28 d、35 d哮喘组内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明显增厚(P<0. 05或<0. 01);治疗28 d、35 d后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与相应哮喘组相比明显减轻(P<0. 05或<0. 01),接近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值均>0. 05).小气道病理学变化:与相应正常对照组相比,28 d、35 d哮喘组内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胶原沉积明显增厚(P<0. 05或<0. 01);经治疗后28 d、35 d组平滑肌厚度与相应哮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胶原沉积在治疗28 d、35 d组与相应哮喘组相比明显减少(P<0. 01);内管壁厚度治疗35 d组与相应哮喘组相比差异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 05).结论 气道重塑累及整个气道,大气道发生重塑较小气道出现早且较重.早期预防性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的干预哮喘大鼠气道壁胶原的沉积,但对气道平滑肌层的增厚干预作用较弱;吸入激素对大气道重塑的抑制作用较小气道作用明显.

  • 下颌前伸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气道形态的作用

    作者:贾培增;傅民魁;曾祥龙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下颌从正中颌位至前伸位时,上气道形状变化特点及规律.方法:17名成年男性和2名成年女性OSAS患者取仰卧位,螺旋CT分别在正中颌位和下颌前伸位行上气道及周围结构的轴向扫描.测量各扫描层面的上气道矢状径和横径,矢状径与横径之比表示上气道形状,将正中颌位和前伸位时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比较上气道各段形状变化.结果:下颌前伸,舌咽和喉咽的小矢状径和平均值均增大,且上气道横径明显增宽,包括除喉咽以外的上气道各层面.此外,腭咽在水平面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长轴位于横向的椭圆形状有进一步扁平的趋势.结论:下颌前伸可以影响鼻咽、腭咽、舌咽和喉咽等各段的形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矢状和横向及气道几何形状.上气道形态变化不仅是下颌前伸的机械牵拉造成的,而且可能还有神经调节及其他尚未知晓的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形态变化构成口腔矫治器治疗OSAS的形态基础.

  • 重视儿童哮喘的早期预防

    作者:洪建国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提示环境因素在儿童哮喘的发病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如何早期采取有效的环境控制措施显得十分重要.根据WHO的疾病干预分级定义[1]:一级预防(基础预防)指消除一切尚未导致疾病发生的高危/致病因素,即通过抑制易感变应原敏感性的发生和/或气道形态的异常以预防哮喘的发生;二级预防是在发生变态反应性疾病状态后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成为哮喘;三级预防则是将疾病(哮喘)的危害降至低限度,防止不可逆性病理变化的发生.

  • 体位对正常成人上呼吸道形态的影响

    作者:李树华;石洪金;董卫东;王桂茹;余建辉

    目的:了解体位改变对正常成人上呼吸道形态的影响.方法:无呼吸睡眠病史的正常成年人 30人,均为男性.以纤维内窥镜观察平静呼吸状态下30°屈颈平卧位、平卧位和侧卧位时上呼吸道各平面形态的变化并照相,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各情况下上呼吸道各平面的横截面积、前后径、左右径,比较不同卧位下的差别.结果:软腭后区上呼吸道横截面积和前后径的测量值在3种卧位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软腭后区左右径、舌后区横截面积、左右径和前后径在3种卧位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体位的改变对软腭后区上呼吸道形态的影响是特定体位时OSAS加重的基础.

  • 儿童先天性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干芸根

    先天性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是一组气管和支气管先天发育不良所致的疾病,其类型较多,常是复合的、多发的。较常见类型有气管性支气管(tracheal bronchus)、支气管桥(bridging bronchus)、先天性气管狭窄(congenital tracheal stenosis)、先天性支气管闭锁(congenital bronchial atresia)、先天性气管瘘(congenital tracheal fistula)、先天性气管憩室(Tracheal diverticulum)、巨气管支气管症(tracheobronchomegaly)、气管支气管软化症(tracheobronchomalacia)、先天性支气管囊肿(congenital bronchial cysts)等。过去诊断主要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造影,对于新生儿及婴幼儿来讲,这些检查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螺旋CT尤其是多平面和小密度投影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气道形态、走行及管径,多可明确诊断。

  • CBCT对上气道形态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颖;蔡兴伟;杨永进;郝丽静

    上气道为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多种影像学手段的应用,对其认识逐步深入.以往研究有其局限性或不可靠性,目前锥形束CT (CBCT)已成为研究气道形态大小的主要手段.总结应用CBCT研究气道的多种气道划分标准、多种分析测量软件及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气道容积、长度、不同截面矢状径、横径和面积等项目,研究不同骨面型患者的气道特点,得出差异所在,用以指导气道疾病的治疗及错颌畸形的正畸正颌手术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