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原藏族青年人群移居平原后心肺脱适应变化的研究

    作者:赵锋仓;景蕴华;王宇鹤;郑建文;康龙丽;杨伟;吴殿磊

    目的 研究高原藏族青年人群移居平原后心脏脱适应变化.(心脏结构、心脏功能和肺动脉压变化以及与进入平原时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从世居西藏高原移居内地居住的藏族青年,经病史及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疾病共72例、并随机选取健康学生65例为对照组.在初入平原、进入平原1年、进入平原3年三个时间点分别检测心脏结构、心脏功能和肺动脉压等指标.通过不同时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对高原心脏脱适应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初入平原组、进入平原1年组与进入平原3年组右心房(RA)和右心室(RV)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尤其右心室内径增大为显著(P<0.001).初入平原组、进入平原1年组与进入平原3年组右心房和右心室内径没有明显变化.研究对象左心房、左心室内径(LA、LV)各实验组间以及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进入平原3年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和心输出量(CO)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和对照(P<0.001),而且各心功能指标基本均随进入平原时间延长其值有升高的趋势.初入平原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和对照(P<0.001),但随进入平原时间延长其值逐步降低至正常.结论 本研究表明,已经改变了的右心结构未随进入平原时间延长而恢复性改变.进入平原肺动脉压逐步恢复正常,心脏功能指标有逐渐增高趋势,上述各指标与进入平原时间存在关联.随着移居平原时间的延长,增大的右心未恢复、容量负荷增加、肺动脉压力逐渐降低、心率增快,进而使心脏功能出现代偿性增高.这一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 高原藏族青年人群移居平原后心电图变化的研究

    作者:景蕴华;赵锋仓;张恒勋;雷雅琪;杨伟;路娟;李乖维;吴殿磊

    目的:研究高原藏族青年人群移居平原后心电图变化及其与进入平原时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世居西藏高原考入西藏民族学院的藏族青年大学生80例,经病史及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疾病,随机选取内地健康大学生80例为对照.在初入平原、进入平原1年、进入平原3年3个时间点分别检测研究对象和对照心电图R-R、P波时限、P波振幅、QRS波时限、Rv1、Sv5、Rv1+Sv5、Rv1/Sv1、T波时限、QT间期、电轴、Ⅰ导联S波振幅等指标.通过不同时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对高原脱适应相关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入平原组R-R值和QT间期值明显大于进入平原1年组、进入平原3年组和对照组(P<0.001),这一变化同心率变化差异一致,而且随进入平原时间的延长QT间期值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对照组的P波振幅显著低于各实验组(P <0.001),各实验组间P波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S1值为(0.122±0.113) mV,明显低于各实验组(P <0.001),各实验组间S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T波时限明显高于各实验组(P <0.001).结论:各实验组心电图R-R值和QT间期值变化与心率变化一致.各实验组的P波振幅和S1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各实验组间P波振幅和S1值无差异,提示研究对象在刚进入平原时就可能已经存在右心结构的潜在改变,这种改变没有随进入平原时间的延长而恢复至对照水平.

  • 高原藏族青年人群移居平原后心脏结构和肺动脉压变化的研究

    作者:景蕴华;赵锋仓;雷纬;谢维娜;雷雅琪;张晓慧;李莉;申越

    目的 研究高原藏族青年人群移居平原后其心脏结构、肺动脉变化以及与进入平原时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从久居西藏高原移居内地居住的藏族青年,经病史及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疾病共60例、并随机选取健康内地大学生60例为对照组.在初入平原、进入平原1年、进入平原3年三个时间点分别检测心房心室、肺动脉等指标.通过不同时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对高原脱适应相关问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初入平原组、进入平原1年组与进入平原3年组右心房(RA)和右心室(RV)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尤其右心室内径增大为显著(P<0.001).值得注意的是,初入平原组、进入平原1年组与进入平原3年组右心房和右心室内径没有明显差异,即增大了的右心没有随着进入平原时间的延长而改变.研究对象左心房、左心室内径(LA、LV)各实验组间以及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即,研究对象左心结构未发生高原适应性和脱适应性的改变.初入平原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值为32.35±5.20 mmHg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和对照(P<0.001),而且随进入平原时间延长其值逐步减小至对照水平.而主肺动脉内径(MPA)、右肺动脉内径(RPA)各实验组间及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本研究表明,当进入平原肺动脉压逐步恢复正常;各实验组研究对象(即初入平原组,进入平原1年组,进入平原3年组)心脏结构尤其右心房室内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而各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别,即心脏结构未随进入平原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恢复性改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