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通窍益心丸促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傅晓东;林锦培;陈伟华

    目的: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并探讨中药通窍益心丸干预对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药物血清并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鸡胚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VEGF 组及通窍益心丸大、小剂量组,干预后检测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增生程度。结果通窍益心丸小剂量组 CAM的血管增生数与空白血清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 <0.05),而通心络大剂量组的血管增生数不仅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P <0.01),且与 VEGF 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通窍益心丸能够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增生,并呈剂量依赖性,具有一定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 通窍益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吴继良

    目的:观察通窍益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52例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通窍益心丸组(治疗组)139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13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离子阻滞剂及调脂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通窍益心丸3丸,2次/天;两组均用药60 d;于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心电图缺血改善程度和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结果通窍益心丸组有效率97.8%,常规治疗组有效率77%,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中NST和ΣST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变化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窍益心丸能有效的扩张冠状动脉,疏通微循环,改善心脏供血功能,减轻心脏缺血缺氧,缓解心绞痛,清除血液的高凝、高粘、高聚状态。稳定斑块,阻止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可显著改善UAP患者的近、远期预后,减少或避免AMI的发生。

  • 通窍益心丸质量标准修订研究

    作者:池浩波;张梦虹;谢泽浩;林晓辉;张雪原

    目的:建立通窍益心丸(蟾酥、冰片、体外培植牛黄、人参、三七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处方中的珍珠;采用TLC分别对处方中的人参、三七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人参、三七等药材的特征斑点;华蟾酥毒基在0.030 57μg~0.917 1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试验RSD=0.4%(n=5),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1.0%,n=6);脂蟾毒配基在0.030 51 μg~0.915 3 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试验RSD=0.2%(n=5),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1.0%,n=6).结论:所采用的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复性良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 HPLC同时测定通窍益心丸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作者:林晓辉;张雪原;池浩波;陈洁莹;朱吉士

    目的 建立测定通窍益心丸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Elite SinoChrom ODS2色谱柱,以0.5%磷酸二氢钾溶液(pH 3.2)-乙腈(52:4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96 nm.结果 华蟾酥毒基回收率99.77%,RSD=0.49%;脂蟾毒配基回收率99.39%,RSD=0.60%.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控制该制剂质量.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窍益心丸中三七皂苷R1的含量

    作者:张雪原;林晓辉;陈洁莹

    目的:建立测定通窍益心丸中三七皂苷R1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C18色谱柱,流动相为A-乙腈,B-水,梯度洗脱(0 min:20%A→15 min:40%A→20 min:20%A);流速为1.3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三七皂苷R1在8.84~265.20 mg·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三七皂苷R1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为1.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控制该制剂质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