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髋臼中心化在髋臼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董小雄;戴守达;王永宏;张洪师;韩顺;徐朝学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伴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骨性关节术中应用髋臼中心化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03-2014-03对16例(20髋)伴髋臼发育不良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HA,术中应用髋臼中心化技术处理髋臼,使人工髋臼下移、内移,在真臼解剖位置加深锉磨髋臼并置入生物型假体.结果 16例均获得平均36(12~60)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急性或迟发感染,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位置正常,无松动、脱位,髋臼假体周围无放射性透亮带出现.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步态明显改善.术后12个月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2~96分,平均86分.结论 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HA时,在真臼解剖位置加深髋臼,使臼窝下移、内移,能使臼杯获得良好的宿主骨覆盖,符合关节的正常生理状态,临床效果满意.

  • 髋臼中心化在髋臼发育不良全髋置换中的应用

    作者:董小雄;戴守达;王永宏;张洪师;韩顺;徐朝学

    目的 探讨应用髋臼中心化技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3月-2014年3月,应用髋臼中心化技术对16例20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男性5例(5髋),女性11例(15髋);年龄42 ~67岁,平均58岁,术前所有患者均有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在锉磨髋臼时,根据卵圆窝或者髋臼切迹的位置确定髋臼中心,使臼杯下移、内移,在真臼解剖位置加深锉磨髋臼,19髋未植骨,1髋行结构性植骨,用生物型假体置换髋臼.结果 16例均获得12 ~60个月平均36个月的随访,X线检查显示髋臼假体位于真臼位置,与周围骨床结合良好,臼杯外展角35.~50.,双下肢长度相等,患者髋部疼痛缓解满意,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48分,术后12个月时平均86分.结论 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时,在真臼解剖位置加深髋臼,使臼窝下移、内移,能使臼杯获得良好的宿主骨覆盖,符合关节的正常生理状态,临床效果满意.

  • 髋臼中心化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的疗效探讨

    作者:陈旻

    目的 分析髋臼中心化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型(DDH)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78髋)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THA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髋臼中心化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肢短缩、Harris评分、X轴、Y轴距离等指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患者,髋臼中心化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可纠正旋转中心位置,妥善固定髋臼假体,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髋臼中心化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的疗效探讨

    作者:李新发;肖东民;叶明;黄军铭

    目的 综合评价髋臼中心化的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8例(245髋)接受THA手术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时间进行分组,对照组103例(115髋)按Harris常规手术方法予以治疗,观察组105例(130髋)应用髋臼中心化手术技术进行处理.术前、术后随访时测量泪滴与髋旋转中心的水平距离,利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关节功能,观察髋臼位置及发育情况,统计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术前下肢短缩、Harris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短缩和Harris评分、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X线片上髋臼旋转中心更接近于真实的髋臼旋转中心,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应用髋臼中心化的THA术在纠正旋转中心位置、髋臼假体固定及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发挥显著疗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