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作者:曹国芳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50例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采取护理干预,分析其临床效果、满意度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总有效率为96.00%,满意度为94.00%,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口腔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3.23±1.02)d、(1.52±1.01)d。结论:对于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减少口腔病变发生,促进口腔溃疡愈合,效果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64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与预防措施

    作者:王春波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探讨其临床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有效防控。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64例手足口病患儿,对其开展严格的隔离以及消毒工作,综合分析患儿的病情状况,制定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方案,实时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和临床表现,评价护理效果。结果:64例手足口病患儿均得到有效治疗并痊愈出院,64例患儿中出现临床并发症的有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患儿平均治疗费用为(5432±100.2)元,平均住院时间为(7.97±0.28)日,本次研究未发现内部感染患儿。结论:针对手足口部患儿,通过严格的隔离处理以及消毒护理,制定系统、科学的护理方案并贯彻落实,能够对小儿手足口病进行有效预防,对患儿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减少该疾病的传播。

  • 清洁消毒在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的应用体会

    作者:马红玲;李彩虹

    综述了清洁消毒在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的应用,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及物品清洁消毒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认为良好的卫生习惯能预防疾病、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庭的负担,取得良好的效果.

  • 喜炎平注射液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徐康

    目的:分析喜炎平注射液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和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恢复率、肌钙蛋白转阴率和肠道病毒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采用喜炎平注射液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临床推广价值高.

  • 小儿手足口病的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治疗探讨

    作者:余新华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用干扰素液涂口、雾化,中药敷贴穴位及外洗手足皮肤病患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蒙脱石散和聚肌胞(针剂)治疗.分别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9.61%、94.23%;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和79.1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治疗手足口病更有利于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 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作者:段绍芝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措施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1日-2014年1月30日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 ,将其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儿童临床护理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给予干预组患儿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干预结果 ,并统计患儿家属的临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患儿治疗有效率(100 .00% )高于对照组(73 .33% ) ,P<0 .05 ,具有统计学差异 ;干预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100 .00% )高于对照组(70 .00% ) , P<0 .05 ,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对患儿康复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改善治疗结果 ,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 康复新液、喜炎平联合抗病毒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作者:吴婷;谢晋;刘莎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 、喜炎平联合抗病毒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7月经我院收治的3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其中对照组常规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喜炎平 、康复新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7d后的临床疗效,统计治疗过程中皮疹消失时间 、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皮疹消失时间 、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 、喜炎平联合抗病毒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指导对小儿手足口病心理 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曾藜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指导对小儿手足口病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指导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治疗依从性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SCARED和DSRS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4.5%,高于对照组的78.1%(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率为9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结论:对手足口患儿开展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指导可进一步改善患儿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并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此外,还可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彭益萍;张丽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2010年3月以来我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00例,现就其临床诊疗及其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 经治疗,99例疗效满意,1例自动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3d.对手足口病患儿早发现、早治疗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李小林

    目的 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2010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共28例,搜集其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8例手足口病患儿经过临床的积极治疗与有效护理,所有患儿均安全出院,无临床并发症.结论 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是痊愈的关键,在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情绪改变,可以明显减少患儿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

  •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刘桂红

    目的:通过对123例手足口患儿观察与护理,总结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要点,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期干预。结果经抢救治疗及细心观察护理,使病情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治愈率比较理想。结论通过对123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观察,在护理措施上抓住了关键环节,控制了重症患儿病情的进展,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间接地控制了手足口病的蔓延,提高治愈率。

  • 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手足口病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作者:贾云巧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手足口病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6.67% (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 (23/3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3.250,P<0.05),详见下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67%(29/3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3.33%(22/30),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x2 =21.520,P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手足口病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具有极高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齐丽芬

    目的 探讨研究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期许为临床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期许为临床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果 经过一系列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没有一例患者引发脑膜炎、心肌炎或者院内交叉感染.患者住院时间为3-10天.结论 良好的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上有良好的效果.

  • 小儿重型手足口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陈萍;卜雪娇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口足病的临床治疗,对两种临床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收治的198例小儿重型口足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进行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另外一组进行静脉丙种球蛋白( IVIG)的治疗。并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198例中手足口病临床患儿均被治愈。其中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为94%,采用静脉丙种球蛋白( IVIG )治疗方法的有效率是92%,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各有优劣,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重型手足口病及时治疗则预后良好,病要早诊断、早治疗,采取合理措施,预后良好。

  • 炎琥宁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急重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作者:张言华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急重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36例,回顾性分析病情特征与综合性药物诊治措施效果,指导临床用药实践。结果36例急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经综合诊治措施治疗1周后,8例显效,22例有效,4例好转,2例患儿因严重的呼吸衰竭、肺水肿,入院24h内即死亡。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急重型小儿手足口病能较好的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摆脱生命危险,值得临床应用。

  • 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护理探讨

    作者:陈小飞;何学英

    目的 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40例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患儿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在40例手足口病患儿在接受我院的一周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心血管症状、后遗症以及死亡病例的出现,治愈率为100%.结论 医护人员熟知手足口病患儿的疾病发生规律,对患儿病情进行观察,并配合有效的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有效降低了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率和患儿病情,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减轻经济压力,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 50例患手足口病儿护理体会

    作者:张敏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77例患儿的护理措施.结果 77例患儿无出现并发症,均在住院3-10d后痊愈出院.结论 对手足口病患儿除了通过常规诊治与针对性强化对症和心理护理以外,而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以及确保大便畅通是护理的核心.

  •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

    作者:孙俊杰

    目的 研究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小儿手足口病患者80例,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护理效果良好,护理有效率98.8%,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6.3%.结论 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作者:龚洪梅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方法笔者结合多年的治疗经验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及预防进行了总结回顾.结果 9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经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等方案,无死亡病例发生均得到了很好的治愈.结论 通过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对症的治疗方案,能够降低小儿手足口病的患病率并提升治愈率.

  • 脑电图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汤映雯

    目的 对脑电图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66例和同期收治的脑脊液异常患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脑电图检查情况.结果 统计得知66例患儿中发生脑电图异常者59例,占89.39%,58例脑脊液异常患儿中发生脑电图异常者24例,占41.38%,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电图变化对于早期诊断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815 条记录 13/41 页 « 12...10111213141516...404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