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缺钙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作者:赵彦涛;张玉梅;郭大刚;侯树勋;衷鸿宾;朱加亮

    目的 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不同种类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生物学性能差异尚不明确.本研究尝试评价缺钙纳米晶羟基磷灰石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并与标准钙磷比羟基磷灰石材料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检测两种不同钙磷比羟基磷灰石的细胞相容性,两种材料均为化学湿法合成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羟基磷灰石的纳米颗粒为棒状晶粒,晶粒之间呈无序的交叉排列,标准钙磷比材料晶粒直径40~55nm,长度79~100nm;缺钙羟基磷灰石的纳米晶直径为25~40nm,长度75~100nm.采用MTT法观察成骨细胞在两种材料表面3d后的增殖情况,并用SEM观察第3d时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附着形态,细胞培养第5d时对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成骨细胞在缺钙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表面的细胞增殖数量显著高于标准钙磷比纳米晶羟基磷灰石,细胞数量相当于后者的130%.在两种羟基磷灰石材料表面成骨细胞胞核明显,胞浆丰富,具有正常的细胞形态;在缺钙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表面细胞出现大量细胞伪足和细小突触结构,表现出更为活跃的细胞伸展形态.具有更高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缺钙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表面的细胞碱性磷酸酶相对活性值为0.73,标准钙磷比材料为0.13.结论 缺钙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较标准钙磷比羟基磷灰石更适于成骨细胞生长,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表达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 湿法合成纳米缺钙磷灰石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彦涛;郭大刚;张玉梅;宁芳;许智轩

    目的:合成与人体骨磷灰石成分接近的纳米缺钙磷灰石.方法:将(NH4)2HPO4和Ca(NO3)2按照2:1的比例混合、振荡合成、陈化24 h后,清洗、离心、烘干.采用X线衍射、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及能谱分析等实验手段,对合成的磷灰石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NH4)2HPO4和Ca(NO3)2在震荡条件下进行化学湿法合成,可制备出长约40~60 nm,宽约15~22 nm左右的缺钙磷灰石颗粒.,这种颗粒结构与通常的针状羟基磷灰石结构相比,更接近于人体骨磷灰石(长约50~64 nm,宽度为24~30 nm);该颗粒具有与骨磷灰石接近的钙磷比、相似的纳米尺寸、较低的结晶度,还含有一定量的碳元素.其合成过程简便易行,原料来源普通、经济.因为与人体骨磷灰石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经过今后的生物学实验,将有望成为生物活性更高的体内植入材料.结论:利用湿法合成纳米缺钙磷灰石简便有效、成分稳定、晶粒形貌受环境温度影响小,在纳米尺寸和成分上与骨磷灰石高度相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