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频磁场对后肢去负荷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作者:万玉民;马永洁;王红晖;张晓铀;李莹辉

    目的 探讨低频磁场对去负荷大鼠骨质的影响,为骨丢失的防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C)、悬吊组(SC)、磁场组(MFC)(14.2 mT·0.5 h/d),每组9只,实验期为21天.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血尿生化指标、骨生物力学、矿盐含量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 与AC组比较,SC组大鼠骨矿盐含量及生物力学性能均显著下降,而MFC组大鼠与SC组比较血尿各项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骨生物力学和矿盐含量均显著增加;股骨干NO含量明显减少.结论 低频磁场可改善大鼠因去负荷引起的骨代谢和骨结构异常,减少骨丢失,提高骨生物力学性能,降低骨折危险度.

  • 介电谱方法评价亚磁场和后肢去负荷对大鼠全血、脾脏和睾丸介电特性的影响

    作者:丁冲;贾斌;刘玺;吕毅;王佳;商澎

    目的 采用介电谱方法评价亚磁场和后肢去负荷处理对大鼠全血、脾脏和睾丸介电特性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地磁环境(52 μT)饲养的对照组(Con),亚磁场环境(50-230 nT)饲养的亚磁场处理组(HMF),地磁场环境中采用后肢去负荷处理组(HLU),及亚磁场环境中采用后肢去负荷处理组(HMF+HLU).4周后取出大鼠的全血、脾脏和睾丸组织,用阻抗分析仪在0.1-120 MHz频率范围内检测组织的介电谱,并用单项Cole-Cole方程拟合介电参数.结果 1)与Con组相比,大鼠全血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受HMF处理升高,增幅高达19.6%和19.1%,HMF+HLU组处理与HMF组一致.2)脾脏组织电导率受HLU处理后略有增加.3)睾丸组织受HLU处理介电常数降低21.9%,电导率升高达49.3%.4)数据拟合的结果显示不同条件对介电参数的影响与介电特性的影响一致.结论 介电谱方法可用来评价亚磁场和后肢去负荷对大鼠全血、脾脏和睾丸介电特性的影响,与Con组相比,实验处理组介电特性发生改变,改变的程度因组织而不同.

  • 亚磁场和模拟微重力复合环境对大鼠腓肠肌介电特性的影响

    作者:丁冲;贾斌;刘玺;吕毅;王佳;商澎

    目的 研究亚磁场和后肢去负荷对大鼠腓肠肌介电特性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分别在正常环境(Con),亚磁场环境(HMF),后肢去负荷环境(HLU)以及亚磁场和后肢去负荷复合环境(HMF+ HLU)饲养4周.用阻抗分析仪在0.1 MHz到120 MHz频率范围内检测大鼠腓肠肌介电谱,用单项Cole-Cole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大鼠腓肠肌的介电参数.结果 1)HMF和HLU处理后腓肠肌的电导率增加,HMF组增加程度更高.2)介电常数的虚部和电导率的虚部受HMF或HLU作用后均减小.3)受HMF或HLU影响,特征频率移向高频.4)HMF作用后腓肠肌的κ0.1MHz值显著升高(P<0.05),尽管HLU处理后△ε降低12.8%,κ0.1MHz增加30.9%,但差异不具统计性.结论 HLU处理大鼠4周对大鼠腓肠肌介电特性无显著影响,与HLU作用相比,HMF的作用更强.

  • 去负荷肌萎缩对小鼠后肢骨骼肌收缩特性的影响

    作者:李莉;杨明浩;刘红菊;张鹏;李景龙;王璐;范明;陈晓萍

    目的 探讨去负荷引起的小鼠后肢肌肉萎缩后,骨骼肌收缩能力和疲劳度特性的变化.方法 小鼠后肢去负荷14 d、28 d引起骨骼肌萎缩后,采用离体肌肉灌流技术,给予慢肌比目鱼肌和快肌跖肌一定模式的电刺激,观察慢肌和快肌单收缩、强直收缩能力和肌疲劳度等收缩特性的改变.结果 1)去负荷14 d时小鼠后肢比目鱼肌质量明显下降(P<0.01),肌肉萎缩至高峰,之后萎缩减慢,但是快肌萎缩出现地相对较晚;2)离体灌流肌肉的单收缩力和强直收缩力检测表明,比目鱼肌单收缩力和强直收缩力进行性下降,在去负荷后14d时即有明显差异(P<0.05),而对于快肌跖肌,单收缩力和强直收缩力并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的改变;3)离体灌流肌肉的肌疲劳度检测发现,虽然后肢快慢肌疲劳程度呈下降趋势,但仅在去负荷28 d时才观察到比目鱼肌的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 去负荷肌萎缩后,小鼠后肢骨骼肌快肌和慢肌的单收缩力、强直收缩收缩力进行性降低,且慢肌尤为显著;而肌疲劳度的下降则选择性地在慢肌比目鱼肌中发生.

  • 后肢去负荷对大鼠比目鱼肌肌梭神经末梢的影响

    作者:朱永进;吴苏娣;樊小力;宋新爱

    目的观察后肢去负荷对大鼠比目鱼肌肌梭神经末梢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后肢去负荷动物模型,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将大鼠分为5组,即后肢去负荷7 d组、14 d组、21 d组、28 d组和正常同步对照组.分离单一肌梭,采用快速的银染方法,光镜下对肌梭的形态及其神经末梢进行观察并拍照.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比目鱼肌肌梭形态完整,包囊光滑,边缘清晰,赤道部和两极部神经末梢清晰完整,梭内肌横纹亦清晰可见;后肢去负荷7 d后肌梭神经末梢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异常;后肢去负荷14 d后肌梭赤道部神经纤维淡染,末梢出现轻微的溶解,断裂;后肢去负荷21 d后肌梭内神经末梢密度明显减少,肌梭赤道部神经纤维断裂,溶解;后肢去负荷28 d后肌梭神经末梢呈严重的退行性改变,出现断裂,迂曲.结论后肢去负荷可引起肌梭赤道部与极部神经末梢的退行性改变,且随去负荷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 后肢去负荷对大鼠比目鱼肌肌梭梭内肌纤维与赤道部梭囊直径的影响

    作者:朱永进;吴苏娣;樊小力;宋新艾;许临平

    目的 观察后肢去负荷对大鼠比目鱼肌肌梭内肌纤维直径与赤道部梭囊直径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后肢去负荷动物模型,并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将大鼠分为4组,即后肢去负荷7 d组、14 d组、28 d组和正常对照组.分离单一肌梭,采用快速银染方法,对肌梭进行观察并拍照、测量. 结果 后肢去负荷14 d后大鼠比目鱼肌梭内肌纤维直径明显减小,且在7 d至14 d时段内,梭内肌纤维直径的减小幅度大;去负荷7 d后肌梭梭囊直径明显减小. 结论 后肢去负荷可致大鼠比目鱼肌肌梭梭内肌纤维直径、赤道部梭囊直径明显的减小.

  • 后肢去负荷大鼠恢复期股骨矿盐及血清骨钙素的变化

    作者:万玉民;张曼夫;崔伟;宋锦萍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恢复期骨质的变化. 方法 7周龄大鼠尾吊21 d后分别自由活动7 d和21 d并测定骨矿盐含量. 结果大鼠尾吊21 d后股骨矿盐明显丢失,血清骨钙素含量及血磷浓度明显降低;大鼠恢复期第7天矿盐含量和血清骨钙素浓度仍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血清钙、磷、镁的浓度明显升高;恢复期第21天所有指标均恢复至对照水平. 结论大鼠后肢去负荷导致的股骨矿盐丢失可在再负荷后逐渐恢复,血清骨钙素可监测骨质的恢复状况.

  • 短时间直接力刺激对后肢去负荷大鼠骨丢失的防护作用

    作者:王红晖;马永洁;刘跃;黄增明;张洪玉;曹宏卿;万玉民;李莹辉

    目的 研究短时力负荷刺激对模拟失重大鼠骨丢失的防护作用.方法 采用后肢去负荷大鼠模拟失重,每天给大鼠胫骨施加5N/10Hz的横向及纵向力刺激1min,通过大鼠矿盐含量、生物力学特性及生化指标变化等综合评价力负荷的防护效果.结果 短时间直接力刺激可改善机体钙磷平衡,降低股骨干NO含量,增加矿盐含量,改善松质骨的显微结构,增强骨生物力学强度(P<0.05),且胫骨中部横向力刺激效果比径向刺激效果好.结论 短时间直接力刺激可有效改善后肢去负荷引起的骨丢失.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