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退变性腰椎侧凸矫形术后腰椎前凸角变化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马清伟;李危石;孙卓然;费晗

    目的:评估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行长节段固定矫形术后腰椎前凸角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匹配与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行腰椎长节段矫形固定术(至少4个椎体)的DLS患者,参照理想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0.6PI+0.4TK+10°,根据出院时LL分为两组,A组(匹配组,术后LL在理想LL±10°范围内)和B组(非匹配组,术后LL在理想LL±10°范围外),利用院内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在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侧凸Cobb角、冠状位平衡(coronal vertical axis,CVA)、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e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kyphosis,TK)、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随访至少12个月.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影像参数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共纳入患者100例(A组53例,B组4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57例,平均侧凸Cobb角为17.5°±7.8°.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手术节段、术前侧凸Cobb角、术前的CVA、LL、SS、SVA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LL、SS、SVA、PT具有明显差异性(P<0.01),A组患者LL(42.2°±10.2°)较术前(31.6°±15.5°)明显改善,TK、SS增大,PT减小,术后SVA(17.9±28.5mm)较术前(46.0±37.9mm)明显改善.B组患者术后相关矢状位参数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经3~6个月的短期随访两组患者术后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性;经12个月以上随访,A组患者较B组患者腰腿痛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8).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根据公式0.6PI+0.4TK+ 10°重建腰椎前凸,可以获得满意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有助于提高DLS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