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退变性胸腰椎后凸与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矢状面代偿模式的比较

    作者:周恒才;朱锋;邱勇;蒋健;何守玉;朱泽章;刘臻;孙旭

    目的:比较退变性胸腰椎后凸(DTK)与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PTK)患者矢状面代偿模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2月在我科门诊或在院接受诊疗的32例DTK患者和28例PTK患者的一般资料,并纳入3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90例研究对象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47.2岁(30~70岁),DTK组、PTK组和对照组年龄分别为56.0±7.3岁、39.0±8.5岁和45.5±5.5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拍摄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分别测量三组研究对象脊柱矢状位后凸角(KA)、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及矢状位平衡(SVA),比较三组之间以上脊柱骨盆参数的差异.结果:(1) DTK组和对照组的TK明显大于PTK组(分别为26.5°±5.8°、26.0°±6.3°和23.3°±7.8°,P<0.05),而DTK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DTK组的LL、SS(分别为23.1°±12.4°、20.4°±7.7°)均明显小于PTK组(分别为43.4°±7.8°、30.4°±6.6°)和对照组(分别为42.1°±8.5°、31.1°±5.5°)(P<0.001),而PTK组的LL、SS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DTK组的SVA、PT(分别为62.7±17.5mm、26.1°±11.9°)均明显大于PTK组(分别为16.7±7.1 mm、16.7°±8 6°)和对照组(分别为15.8±7.4mm、15.4°±6.6°)(P<0.001),而PTK组与对照组的SVA、P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DTK组与PTK组的KA(分别为46.7°±12.8°、46.0°±13.8°)无显著性差异(P>0.05);DTK组、PTK组和对照组的PI(分别为45.5°±9.7°、46.1°±8.8°、45.1°±8.8°)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退变性胸腰椎后凸患者表现为腰椎前凸减小,骨盆后旋转,并终出现躯干前倾的矢状面失代偿;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患者仅表现为TK减小、以骨折椎体为中心的局部后凸,而未发生整体脊柱骨盆参数的代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