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

    作者:何惠芬;许晓妹;毛晓红;王鸣;费晓;马立彬

    目的 分析引起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并采取相应有效地预防措施,预防和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87例行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其导管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各指标进行分析,找出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导管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8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9株占90.8%,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棒杆菌属,分别占49.4%、27.6%;革兰阴性菌8株占9.2%,未培养出真菌;在调查87例留置导管患者中,20例发生导管感染,感染率为23.0%;53例为糖尿病患者,其中发生感染19例,感染率为21.0%;感染组年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糖尿病分别为(77.4±11.5)岁、(77.4±13.4)g/L、(25.3±10.2)g/L、19例,非感染组分别为(64.3±15.5)岁、(89.5±17.6)g/L、(36.1±11.3)g/L、3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2型糖尿病、低蛋白血症会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力低下,从而加重导管感染,延迟创面愈合;调查感染病原菌分布可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药.

  • 远红外线照射加皮维碘外涂在血透长期留置管隧道红肿的应用

    作者:张海花

    目的 探讨分析远红外线照射加皮维碘外涂在血透长期留置管隧道红肿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血透中心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维持性血透长期留置管发生隧道红肿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分泌物细菌培养均为无菌及真菌生长,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在透析时采用葡泰牌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皮肤消毒液进行隧道口湿敷,透析结束后用无菌纱块外敷,每周3次;观察组患者在透析时采用TY-102型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仪强功率照射隧道口40 min,透析结束后采用皮维碘乳膏外涂隧道口后贴无菌敷料,每周3次.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72 h后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1.3%,观察组患者隧道红肿消退时间、局部分泌物干燥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红外线照射加皮维碘外涂在血透长期留置管隧道红肿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大幅缩短隧道红肿消退与局部分泌物干燥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创面愈合,值得应用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