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管瘤型脑膜瘤的磁共振影像表现与病理特征
目的 分析血管瘤型脑膜瘤的磁共振影像特征及病理特点,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血管瘤型脑膜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及病理特征.结果 18例中,病灶位于幕上者13例,幕下者5例;位于大脑镰旁3例,大脑凸面7例,小脑3例,桥小脑角区2例,鞍区及鞍上2例,蝶骨嵴1例.肿瘤多为类圆形,13例病灶可见瘤周水肿,14例病灶内可见血管流空,5例病灶内可见坏死囊变.增强扫描示肿瘤多明显均匀强化,16例病灶与硬脑膜以宽基底相连,其中15例可见脑膜尾征.所有肿瘤均完全切除.18例中7例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其中CD34+6例,CD31+7例,上皮膜抗原(EMA)+6例,波形蛋白(Vim)+6例,S-100-7例,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6例,7例增殖细胞抗原Ki-67阳性指数均<10%.结论 血管瘤型脑膜瘤具有一定的磁共振影像特征,分析其特点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但确诊仍需依据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
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特点及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特点及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5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型脑膜瘤及50例其他亚型脑膜瘤的MRI特点及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1例血管瘤型脑膜瘤均为单发,其中凸面部31例,蝶骨嵴8例,岩斜部5例,小脑幕3例,鞍区2例,小脑脑桥角区2例.肿瘤大径1.5 ~6.2 cm,平均3.7 cm;42例呈椭圆形或类圆形,3例可见分叶,6例呈不规则状;38例以宽基底与硬脑膜相连;39例可见脑膜尾征;46例瘤组织中可见血管流空信号;4例出现囊变、坏死.MRI平扫T1WI多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呈显著均匀强化,少数肿瘤囊变部分增强后未见强化.除脑膜尾征之外,在肿瘤大小、钙化率、瘤周水肿、水肿指数(EI)、血管流空信号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1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Simpson Ⅰ级切除38例,Ⅱ级切除9例,Ⅲ~Ⅳ级切除4例,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2个月~3年,肿瘤复发2例.结论 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即TIWI多呈均匀的低信号,T2WI呈均匀的高信号,常伴有范围较大的瘤周水肿,血管流空信号多见.可与其他类型脑膜瘤及恶性肿瘤相鉴别.术前结合DSA造影,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血管构筑特征和术中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血管构筑特征及其与术中出血的关系.方法 收集术中病理疑似的HPC 38例标本并计算术中出血量,采用免疫组化和PAS双重染色、嗜银染色、透射电镜方法,观察肿瘤相关蛋白表达和血管构筑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确认HPC(vimentin+,EMA-)22例和血管瘤型脑膜瘤(vimentin+,EMA+)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尿量、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PC术中出血量和输血补液量增加、手术时间延长(P<0.05);比较两组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PC血管内皮和基底膜不完整,平滑肌和网状纤维结构损害,血管壁α-SMA的表达明显减少而MMP-9表达上调(P<0.05).结论 HPC容易发生术中出血,可能与肿瘤细胞侵袭血管以及病理性血管重塑有关.
-
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超微病理鉴别
目的 对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及血管瘤型脑膜瘤的超微结构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对6例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和6例血管瘤型脑膜瘤的手术活检标本进行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其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特点.结果 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的瘤细胞为梭形或多边形并围绕血管呈灶状或非典型的旋涡状分布,在细胞游离的一侧可见不连续的基底膜,细胞膜表面可见少量吞饮小泡及致密斑.血管瘤型脑膜瘤细胞为梭形或不规则形,呈旋涡状分布在血管周围,其细胞突起细长并呈指状相互交织,胞质内可见中间丝,相邻胞膜之间有明显的桥粒连接,肿瘤间质内有大量血管结构.结论 血管外膜细胞瘤是与中胚叶相关的恶性肿瘤,而血管瘤型脑膜瘤是来源于蛛网膜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两者的组织学来源及超微结构特点有本质的区别.电镜检查可以对血管外膜细胞瘤及血管瘤型脑膜瘤进行鉴别.
-
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特点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 分析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 表现与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12 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 表现,并与病理资料对照研究.结果 12 例患者均为单发,8 例位于大脑镰旁,桥小脑角区1 例,侧脑室内1 例,鞍结节2 例,9 例与脑膜呈宽基底相连,11 例可见脑膜尾征;MRI 平扫11 例病灶呈较均匀稍长T1 稍长T2 信号,10 例可见到血管流空信号,增强扫描后瘤组织均显著强化10 例;仅2 例出现囊变、坏死,9 例见瘤周水肿.病理显示瘤组织由管径粗细不一、管壁薄厚不均的血管构成,血管分化成熟,其间脑膜上皮细胞散在分布.结论 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有其独特的组织成分及影像学特征,MRI 具有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和数目,有助于临床制定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
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初步总结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21-74岁.结果 12例病灶平扫均呈长T1、长T2改变,无钙化,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 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对血管瘤型脑膜瘤的定性、定位诊断、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
MRI影像学特征在鉴别诊断血管瘤型脑膜瘤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分析血管瘤型脑膜瘤(AM)患者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特征,以期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归性分析90例A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90例其他亚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90例AM患者中,幕上肿瘤66例,幕下肿瘤24例;84例边界清晰可见,6例边界较为模糊;肿瘤大径(3.65±1.13)cm;大多数为类圆形,9例能够显现分叶;MRI平扫显示T1WI以等、低信号多见,T2WI以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示多数呈显著均匀强化.相比于其他亚型脑膜瘤,AM肿瘤大径明显增大,钙化率明显降低,水肿率及血管流空信号率明显增高,水肿指数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M具备一些MRI特征,将其运用于AM鉴别诊断中,可提高AM诊断水平,但其确诊仍依赖于病理检查.
-
血管瘤型脑膜瘤合并血管畸形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18岁,以突发一过性意识障碍伴四肢抽搐50余天入院.入院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头部CT示左侧颞叶见斑片状高密度影,符合钙化现象(图1A).MRI平扫示左侧颞叶呈T1等信号、T2稍高信号,病灶区多发流空血管影,FLAIR序列呈稍高信号;MRI增强示病变邻近顶部硬脑膜稍强化,病灶不均匀强化(图1B).头颅CT血管造影示颅内动脉未见异常,左颞叶散在团状钙化灶.
-
ADC及DCE-MRI对鉴别诊断血管瘤型脑膜瘤与血管周细胞瘤的价值
目的 探究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动态增强(DCE) MRI对鉴别诊断血管瘤型脑膜瘤(AM)与血管周细胞瘤(SFI/HP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AM及18例SFT/HPC患者的MRI资料,通过分析其年龄、性别、ADC、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峰值(SImax)、达峰时间(Tmax)、大对比增强率(MCER)和早期强化率(EER),比较两种肿瘤的差异.评价ADC及DCE-MRI鉴别诊断AM与SFT/HPC的效能、ADC值和DCE-MRI与年龄的相关关系.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校正t检验、卡方检验及秩和的统计学方法和Pearson相关.结果 AM与SFT/HPC的ADC、MCER[(0.91 ±0.03)×10-3mm2/s vs(1.20 ±0.05)×10-3mm2/s,(304.59±34.43)% vs(179.88 ±27.54)%]及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后,鉴别AM与SFI/HPC的ADC、MCER阈值分别为1.03×10-3mm2/s、226.7%.AM 6例Ⅰ型,10例Ⅱ型,1例Ⅲ型;SFT/HPC 5例Ⅰ型,9例Ⅱ型,4例Ⅲ型.而两种肿瘤的年龄、SImax、Tmax、E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年龄与ADC值、SFT/HPC年龄与ADC值均有呈线性相关. 结论 AM ADC值小于SFT/HPC,AM MCER值大于SFT/HPC,ADC较MC-ER更具价值,这些参数有助于鉴别诊断.
-
基于MRI常规序列信号、强化程度以及ADC值鉴别不同亚型脑膜瘤
目的 基于MRI常规序列信号、强化程度以及扩散特征,探讨大增强比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上皮型、纤维型及血管瘤型三种亚型脑膜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3例上皮型、32例纤维型与11例血管瘤型脑膜瘤的术前MRI资料,量化三者的T1 WI、T2 WI信号强度及大增强比值,测量瘤体实质、瘤周区及对侧正常脑实质ADC值.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18.0版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亚型脑膜瘤之间的T1WI、T2WI信号评分.应用两样本配对t检验比较同一亚型脑膜瘤的肿瘤实质与瘤周区、对侧正常脑实质之间的ADC值;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亚型脑膜瘤间的大增强比值及ADC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来确定大增强比值及ADC值对不同亚型脑膜瘤的诊断能力.结果 纤维型、上皮型和血管瘤型脑膜瘤的大强化程度依次增高(0.94 ±0.26,1.23 ±0.48,2.19 ±0.92),三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06,P=0.007,P<0.001);血管瘤型脑膜瘤瘤体实质平均ADC值[(11.60±1.04)×10-10m2/s],显著高于上皮型、纤维型[(8.75±1.78)×10-10 m2/s、(8.55 ±2.11)×10-10m2/s] (P <0.01;P=0.001);利用ROC分析结果,以ADC值10.5×10-10m2/s、10.6×10-10m2/s为阈值鉴别血管瘤型与上皮型、血管瘤型与纤维型脑膜瘤的曲线下面积(AUC)较大增强比值大,分别为0.927、0.94.结论 与上皮型、纤维型相比,血管瘤型脑膜瘤具有明显不同的大强化程度,且显著增高的ADC值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
MRI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血管瘤型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AM)的MRI表现,比较分析各征象及参数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例HPC与17例AM患者的MRI表现,并定量分析肿瘤各序列的标准化参数,包括标准化T1值(NTI)、标准化T2值(NT2)、标准化ADC值(NADC)、标准化T1增强值(NCE),对两种类型肿瘤的MRI征象及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PC多表现为分叶状、跨线/跨叶生长、囊变坏死明显、窄基底与脑膜相连,脑膜尾征较少见的特征.两者间NT1、NT2、NCE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AM表现为明显长T1、长T2信号,且其强化程度明显高于HPC,而两者NADC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M与HPC的常规MRI图像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结合T1、T2信号和T1增强信号值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
颅中窝血管瘤型脑膜瘤(附17例报告)
目的探讨颅中窝血管瘤型脑膜瘤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对17例颅中窝血管瘤型脑膜瘤病人行手术治疗,3例术后行放射治疗.结果SimpsonⅡ级切除14例,次全切除2例,电凝皱缩1例.随访6个月~15年,2例复发.结论术前脑血管造影是必要的;颞下经颧弓入路视野开阔,便于处理肿瘤基底和增生骨质;术后放射治疗可能减少复发.
-
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
目的 探讨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的血管瘤型脑膜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5例血管瘤型脑膜瘤为单发病灶,直径3.8~7.8 cm,平均5.8 cm,12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3例呈分叶状;5例呈囊实性;13例与脑膜宽基底相连,1例脑室内,1例脑实质内,边界均清晰;14例瘤组织中可见到血管流空信号;MRI平扫,瘤组织T1WI呈基本均匀的稍低信号,T2WI呈基本均匀的较高信号,增强后瘤组织显著明亮强化10例,显著强化5例.病理学显示瘤组织由增生丰富的厚壁、薄壁血管构成,其间有散在分布的脑膜上皮细胞.结论 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与其他亚型脑膜瘤(特别是恶性脑膜瘤)和血管外皮细胞瘤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