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疗效分析
慢性泪囊炎是由泪道阻塞引起的一种眼科常见病,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以微创方法重建泪囊与鼻腔的引流通道,已得到广泛开展应用。我科近年来运用该手术治疗51例患者(55眼),疗效满意。
-
经鼻内镜联合下鼻道进路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
鼻内镜手术以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开展,基本上己经取代柯陆手术.尽管借助各种角度鼻内镜及器械,有时上颌窦内仍然有无法窥视和处理的区域[1].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鼻内镜手术处理某些上颌窦病变有时存在操作死角,看得见但够不着,如何规避这些局限,将给一些疾病治疗带来更好的效果.我们对2005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512例,其中109例采用鼻内镜联合下鼻道进路手术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在喉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我科应用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行喉显微手术42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内镜下鼻内造口在上颌骨囊肿摘除术中的应用
颔骨囊肿是头颈颌面外科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我科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以单侧鼻塞、面部肿胀或伴硬腭隆起就诊的囊肿直径>4.0 cm患者5例,在上颔骨囊肿摘除术中,利用鼻内镜辅助行术腔个性化鼻内造口引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方法1.1 临床资料.5例中,女2例,男3例.年龄21~47岁,平均36.6岁.术前行颔骨CT及口腔全景片检查.5例影像学及术中所见为单囊型,术后常规病理证实为颌骨囊肿.囊肿大径范围为4.3~5.7 cm.
-
鼻内镜下切除鼻咽血管纤维瘤临床探讨
青少年鼻咽血管纤维瘤(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JNA)的起源部位深在、血管供血丰富、周围解剖关系复杂,一度被视为鼻内镜手术的禁忌.而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的成熟和影像介入技术的广泛开展,鼻内镜下切除鼻咽血管纤维瘤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1,2].自2004年6月~2006年2月我科开展4例经鼻内镜鼻咽血管纤维瘤切除手术,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中隔肿瘤
鼻中隔肿瘤少见,但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普及,临床上早期发现诊断率提高,其治疗方法也逐步向微创化发展.我院2004年6月~2007年12月经治鼻中隔肿瘤7例,全部病例行鼻内镜下手术处理,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
传统鼻中隔矫正术是在额镜反光照明下施行手术,照明度差,手术带有盲目性,加上手术器械本身的局限性及手术者的技术水平,鼻中隔矫正术失败的病例时有发现,原有症状未能解除或影响鼻腔其他疾病的治疗效果时,往往需要再次矫正[1].因手术视野小、术腔粘连严重,导致操作困难,再次手术的难度较首次明显增大.我科1997~2009年在鼻内镜直视下对34例患者实施了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鼻内镜手术麻醉方式选择
本文总结并分析了我科20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别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术腔黏膜的转归情况,借以探讨不同类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的合适麻醉方式.
-
鼻内镜下摘除上领窦囊肿的术式探讨
上颌窦囊肿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好发于上颌窦的下壁及内壁,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上颌窦根治术.随着微创外科及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开展,传统的柯一陆手术已逐步被鼻内镜手术所替代.我们采用鼻内镜下4种不同径路切除上领窦囊肿:①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径路,②下鼻道开窗径路,③中鼻道、下鼻道联合开窗径路,④上颌窦前壁径路.手术要求将囊壁完整摘除的同时,减少对上颌窦正常黏膜的损伤.采用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径路切除上颌窦囊肿.疗效满意.
-
耳内镜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儿童耵聍取出术
研究回顾性分析门诊耵聍栓塞患儿在硬性耳内镜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下,应用耳科显微手术器械进行耵聍取出术.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耳鼻咽喉科2012年1~4月门诊耵聍栓塞患儿34例(58耳),年龄3~11岁;男21例,女13例;双耳24例,单耳10例.电耳镜下见耵聍块完全阻塞外耳道,患儿哭闹不予配合,难于常规额镜直视取出.
-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少数可能恶变,手术后易复发,传统治疗采取鼻侧切开术或经鼻内进路切除肿瘤.我院于1989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鼻内镜技术治疗48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报告如下.
-
不置管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
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简化,疗效确切.但术后瘢痕挛缩易封闭造孔,以往术中常放置扩张管并保留3个月.为减轻患者带管痛苦,我们对7例患者施行不置管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报告如下.
-
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
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慢性鼻窦炎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但依然存在10%~25%左右的复发率,其中以慢性额窦炎的复发率高,这主要是由于额窦区域解剖结构复杂,因此内镜下的额窦开放术具挑战性.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110例来探讨该手术的策略及技巧,以提高额窦开放成功率.
-
耳内镜下微波手术治疗外耳道肉芽
我科自2006年2~8月于耳内镜下行外耳道肉芽摘除术10例,鼓膜肉芽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30~61岁,病程1个月~2年,外耳道肉芽10例,5例继发于急性外耳道炎,3例继发于外耳道胆脂瘤,1例继发于真菌感染,1例继发于耵聍栓塞;鼓膜肉芽4例,2例继发于慢性外耳道炎,2例继发于外耳道胆脂瘤.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药物治疗往往无效.近年来不少学者采用射频[1]、激光[2]、微波[3]、下鼻甲成形术等方法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在临床上获得了一定的疗效,但这些方法不同程度地损伤了下鼻甲黏膜的上皮层、基底层及固有层.1998~2000年,我们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37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报道如下.
-
电磁导航引导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切除术
电磁影像导航下鼻内镜手术在国内已有开展,我们将电磁影像导航手术系统与鼻内镜相驳接下行鼻腔鼻窦良性肿瘤切除,现报道如下.
-
鼻窦开放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鼻及鼻窦炎
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发病率很高的慢性疾病.自20世纪70年代起,鼻内镜外科技术依其微创性和功能性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普及,成为治疗CRS和鼻腔、鼻窦相关疾病的主流术式.
-
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手术
鼻腔为一复杂的腔隙结构,鼻腔内的每一结构对鼻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护都具有一定的作用.鼻中隔、中鼻甲、下鼻甲等结构异常,可引起鼻阻力改变,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各种单一的手术后患者症状往往改善不满意.笔者应用鼻内镜技术,将单一鼻腔手术方式进行组合,形成一套以恢复鼻腔功能为目的的鼻腔多结构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初是由眼科医师经鼻外径路手术治疗.自鼻内镜手术开展以来,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已成为鼻眼相关外科重要内容之一.我科自2005年以来在鼻内镜下对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稍做改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
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比传统的鼻外进路手术有所提高,而且可以同时处理鼻腔鼻窦病变,避免颜面部瘢痕,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我科于1999年6月~2004年4月共收治慢性泪囊炎患者24例,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