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使用计算机致调节不足伴假性近视一例
患者男性,10岁,因远近视力均下降2周、看书写字困难而就诊.近2周每天使用计算机约10小时.家族史:母亲近视1.00D.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8,左眼0.7,近视力右眼0.5,左眼0.6(徐广第近视力表).眼部检查无明显异常.验光:因患者要继续回学校上课,显然验光:右眼+0.25DS-0.5DC×170=1.0,近视力0.5;左眼+0.5DS-0.75DC×10=1.0,近视力0.6.单眼调节力测量:近视力表置于眼前33厘米处,当近用附加镜度增加至1.5D时,左右眼分别可以辨认0.9的视标,继续增加近附加镜度近视力不提高,即两眼调节幅度均为1.5D.采用Nidek公司ARK-730型调节测量仪(内置软件AA-1)测量调节紧张度(图1),从图1中可见右眼的调节基本放弃,表现同高龄老视患者;左眼虽努力调节(调节紧张),但调节幅度很小.初步诊断:调节性视疲劳.
-
一种内置式计算机保健卡的原理分析及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革,小型、价廉、具有早期诊断功能的实用的医学仪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机内置式插卡--康元保健卡,它是一种集体温与血压测量、单导心电图描记于一体的新医学仪器,采用ISA总线插卡的形式,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可连接体温传感器、血压测量袖套、标准肢体导联电极,此外,还可提供其他一些辅助功能,如:视力测量、建立健康档案等,并有打印功能,对于及早发现病情隐患、对感冒发烧、高血压、低血压、心率失常、冠心病等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
非对准情况下静脉穿刺针力测量
目的 静脉入针是医院的常规操作,但存在失误率,易导致二次入针等不利情况.因此,提高入针准确率是关键.作为提高入针准确率的基础性工作,本文研究静脉入针力在非理想情况下的特点.当前,对静脉穿刺针头插入血管的现有研究基于理想情况,即,静脉穿刺针的轴线与目标静脉的轴线共面且共线.然而在实际中,这种精准入针的情况不易发生,在静脉和针的轴向之间存在偏差.本文研究非理想/实际入针状态,即静脉轴向和针轴向的之间未对准.方法 首先,实验平台被设计为具有5个自由度,并且静脉穿刺针由具有3个平移自由度的平移运动驱动以将针移动到静脉.然后,通过调整针的轴线与静脉的轴线之间的角度和针轴线的俯仰角进行一系列实验.结果 本文获得一系列非理想情况下静脉入针的力作用实验曲线.结论 获得的力作用曲线与轴线重合情况下力作用曲线不同.本研究首次提出非理想情况下静脉入针的受力规律,有助于确定针和静脉轴线之间的错位,进一步为提高入针准确率提供规律性指导.
-
上海市徐汇区湖南街道70岁以上老人眼病调查
为了进一步做好老年人的眼病防治工作,探索老年人眼病防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我们对湖南街道1000名7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视力测量和眼病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某高职学院新生视力低下状况分析
视力低下是重点防治的6种学生常见病之一,在影响学生健康的20种疾病中占首位[1].而视力低下的学生易产生心理冲突、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高度近视如果合并视网膜裂孔,还会导致视网膜脱离甚至致盲.因此,视力低下对学生身心危害极大[2].本次调查拟对某高职学校2009-2011年入学新生进行视力测量,对不同性别、生源的学生进行视力状况对比分析,为学生提高和保护视力提供依据.
-
四手操作护理对桩冠修复后固位力的效果评价
桩冠修复是牙体缺损修复的重要方式,残冠残根通过修复得以保存利用,桩冠修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冠桩的固位力,临床上修复失败常见的原因就是桩冠脱落,冠桩的固位力主要取决于冠桩与根管壁之间粘接剂产生的粘结力.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通过四手操作护理和医生传统操作2种方式对桩冠修复工作效率和固位力测量桩冠效果作比较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
015肩部等速肌力测量的重测信度
1980年以来,肩部等速肌力测量的应用明显增多,应用此技术可以测得一些客观参数(肌力和ROM),从而用于评定关节功能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