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手法小切口晶状体囊外摘出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目的 评价手法小切口晶状体囊外摘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住院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85例(98眼),分别对54例(63眼)行小切口晶状体囊外摘出、31例(35眼)行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联合房角分离后房型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术后1月眼压,小切口组:<21 mmHg者61眼、21~30 mmHg者2眼,经一种药物治疗可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超声乳化组:<21 mmHg者34眼、21~30 mmHg者1眼,一种药物能控制在正常范围,不需手术治疗.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佳矫正视力,小切口组:≥0.5者41眼、0.1~0.4者16眼、<0.1者6眼;超声乳化组:≥0.5者25眼、0.1~0.4者6眼、<0.1者4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晶状体囊外摘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与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联合房角分离联合后房型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相近,可有效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
晶状体摘出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
目的 分析晶状体摘出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治疗过程和术后效果.方法 闭合性眼球外伤所致的晶状体脱位24例(24眼)行晶状体摘出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同时悬吊植入人工晶状体,玻璃体腔内填充C3F8气体.结果 术后随访8个月.观察期内无角膜失代偿和严重眼内炎性反应.7例1~2个月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眼压增高,调整药物治疗后,3例眼压控制,其余4例因被发现房角损害而再行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术后眼压控制良好.3例术后1个月发生视网膜脱离,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均为锯齿缘损害,给予眼内激光光凝和填充硅油治疗,观察期内视网膜平伏.结论 联合手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效果根据晶状体脱位程度和眼内组织损伤的程度而定,外伤本身导致的远期并发症将影响联合手术的效果.
-
晶状体摘出术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目前已成为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手段[1].而当术眼晶状体浑浊或晶状体的存在影响眼内手术操作时,常需联合晶状体手术(切除/超声粉碎).常称为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2].我院眼科于1997年9月至今对21例患复杂性网脱或严重眼外伤伴有晶状体浑浊或晶状体脱位的病人施行联合手术.现报告如下:
-
角膜穿孔伤的处理
角膜穿孔伤因损伤程度的不同,处理方法各异.如果处理不当,有致盲的危险.我院从2000年6月~2003年12月共收治角膜穿孔伤66例(66眼).现报告如下:
-
透明晶状体摘出联合斜视矫正术一例
患者,男,45岁.因左眼视力下降伴外斜视30年于2002年3月12日入院.入院检查:视力:右眼-3.25 DS→1.0,左眼-12.5 DS→0.5.三棱镜+遮盖外斜60△.双眼运动不受限.局麻下左眼外直肌后退7mm,内直肌缩短8mm,小切口透明晶状体摘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植入+8.OD人工晶状体.术后1月眼位矫正,左眼视力O.6,-1.5DS→1.0.眼球运动各个方向均不受限.有双眼单视功能.
-
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晶状体联合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眼外伤玻璃体及视网膜的病变合并晶状体浑浊采用视网膜手术、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手术,Ⅰ期或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采用晶状体囊外摘出、晶状体超声粉碎或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视网膜复位手术.分3组: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组、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组及未植入人工晶状体组.结果 54例(54眼)仅2眼视力不变,其余均在术前视力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其中37眼Ⅰ期或Ⅱ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组,佳矫正视力均在0.05以上,人工晶状体均顺利植入.结论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晶状体联合手术,条件允许时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而Ⅱ期植入仍不失为良好的后续治疗.
-
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球内铁质异物
我院近年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13例球内铁质异物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
透明晶状体摘出术后并发症随访观察
我院自1994年1月~1997年3月施行透明晶状体摘出术,治疗超高度近视102例194眼,现将术后并发症随访观察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2例患者中,男47例,女55例,右眼98眼,左眼96眼。年龄16~61岁,屈光度>-16DS,裸眼视力<0.1。1.2 方法在局麻下先行后巩膜加固术,后按现化囊外手术方式摘出透明晶状体,截囊方式均为开罐式。
-
正视眼晶状体摘出后的视力理论计算法
正视眼当晶状体被摘出后就成为无晶状体眼,其裸眼视力如何,很少有报道.本文作者根据视力理论原理,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无晶状体眼的裸眼理论视力约0.1,现报告如下.
-
小梁切除术联合透明晶状体摘出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透明晶状体摘出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小梁切除术联合同一切口的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6眼,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12~18个月).结果眼压由术前(29.82±7.82)mmHg降至术后(13.94±5.76)mmHg,其中88.46%的患眼不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即可将眼压控制在21 mmHg以下,50%的患眼术后裸眼视力在0.5以上.术前眼轴均值为(22.66±0.96)mm,晶状体厚(4.86±0.22)mm,前房深度(2.35±0.28)mm,术后前房深度(4.10±0.37)mm.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接受小梁切除术的对照组.结论对明显有晶状体增厚、浅前房以及短眼轴特征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三联手术较单纯小梁切除术有较好的疗效.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0引言晶状体在原发性房角关闭的发病机制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1945年Guyton发现晶状体脱位可能有助于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控制,由此开始了晶状体摘出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历史.此后陆续有报道白内障摘出术如囊内摘出、囊外摘出以及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房角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