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视神经横断后大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视神经横断后大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可能的意义.方法 制作大鼠视神绛横断模型,分别于术后1、3、7d取材,制作视网膜矢状位冰冻切片,用谷氨酰胺合成酶(GS)标记视网膜Müller细胞,行GS/GFAP免疫荧光双标.提取视网膜总RNA行GFAP Real-Time PCR半定量分析.结果 正常大鼠视网膜中GFAP阳性染色仅位于视网膜内层的星形胶质细胞上.术后1d,在Müller细胞上出现GFAP的诱导表达,术后3d,GFAP在Müller细胞上的表达进一步增强.术后1周,GFAP在Müller细胞上的表达保持在较高水平,Real-Time PCR半定量分析与以上结果吻合.结论 视神经横断后GFAP在Müller细胞上的诱导表达是Müller细胞对视网膜损伤产生的一种胶质化反应,GFAP的表达量与病程进展相一致.GFAP在Müller细胞上的诱导表达尤其在足板处的强烈表达可能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右鼻腔铅笔异物致左眼失明一例
1病例患儿,男,5岁.住院号8694.2001年10月2日入院.入院前1.5小时自己右手拿着铅笔自80cm高的炕上扑在地上,不慎将铅笔刺入右鼻腔.受伤后患儿哭闹疼痛并左眼睁开困难.来我院急诊立即收入院治疗.查体未见异常.
-
暗饲养对视神经横断后SD大鼠视网膜谷氨酰胺合成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视神经横断后Mü ller细胞在改善视网膜节细胞轴突再生微环境及其对光信号传递突触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建立视神经横断模型,随机分成正常昼夜循环组及黑暗饲养组,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神经横断后,SD大鼠在正常昼夜循环条件及黑暗条件下饲养时视网膜谷氨酰胺合成酶随饲养时间延长的表达变化;Nissl染色法观察相应视网膜节细胞的形态结构改变.结果 正常昼夜循环饲养的大鼠视网膜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于视神经横断后持续减少,5d时达低值;暗饲养的大鼠视网膜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于视神经横断后3d时低,5~7 d时持续增加.Nissl染色显示暗饲养组大鼠视网膜节细胞14d时存活较多.结论 正常昼夜循环条件视神经横断后Mü ller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呈应激性反应,暗饲养能在突触溃变关键期维持视网膜内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强度.
-
电刺激对大鼠横断视神经视网膜节细胞的影响
目的 在建立SD大鼠视神经横断和慢性电刺激模型的基础上,探讨电刺激对视网膜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电刺激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分离暴露右眼视神经并于球后1.5 mm处进行横断.电刺激治疗组为分离横断视神经后给予电刺激,正常对照组为横断视神经后给予假性电刺激,在处死前2d断端处放入蘸有5%的荧光金(FG)的明胶海绵,以逆行标记RGCs.在3d、7d、14 d不同的时间点处死动物并取材,进行HE染色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计数视网膜内存活的节细胞.结果 在7d、14 d电刺激治疗组存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对视神经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Nestin在视神经横断大鼠视网膜Müer细胞上的诱导表达
目的:探讨中间丝蛋白nestin在视神经横断大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可能的意义.方法:制作大鼠视神经横断模型,分别于术后1,3,7d取材,制作视网膜矢状位冰冻切片,进行GS/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提取视网膜总RNA行nestin Real-time PCR半定量分析.结果:正常大鼠视网膜中几乎看不到nestin阳性染色.术后1d,在Müer细胞上出现nestin的诱导表达,术后3d,nestin在Müler细胞上的表达进一步增强,术后1wk,nestin在Müer细胞上的表达保持在较高水平,Real-time PCR半定量分析与以上结果吻合.结论:视神经横断后nestin在Müer细胞上的诱导表达是Müer细胞对视网膜损伤产生的一种反应,Nestin的表达量在一定时间内与病程进展相一致.Nestin在Müer细胞上的诱导表达尤其在足板处的强烈表达可能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