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房水引流途径的研究

    作者:唐由之;王影

    目的 通过对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后房水引流途径的观察,探讨该手术降低眼压的机制.方法 利用前房注入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FlTC-BSA)的方法对兔眼卡波姆模型手术组(A组)、单纯手术组(B组)手术后及正常对照组(C组)兔眼进行荧光强度的观察.结果 FITC-BSA注射后2 h,A组和B组的前部结膜和房水池有耀眼荧光,而C组该部分组织无荧光;FITC-BSA注射后6h,A、B组结膜和房水池部位仍有明亮荧光,其他各部位荧光均有不同程度减弱,C组在睫状体和脉络膜上腔可见明亮荧光:FITC-BSA注射后10 h,A、B 2组结膜和睫状体、A组后巩膜、C组睫状体、脉络膜上腔和前巩膜可见少量荧光.此时3组其他部位无荧光.结论 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后房水经3个途径回流:①房水经滤过口引流至结膜下,结膜血管将房水吸收;②房水经前房角,进入睫状体外侧和巩膜内侧之间的Fantana间隙,被海绵状组织所吸收;③房水经葡萄膜巩膜途径,自脉络膜上腔、睫状体、前巩膜、后巩膜、脉络膜吸收.这是该手术降低眼压的主要机制.

  • 腹膜淋巴引流途径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科

    Von Recklinghausen于1863年首先在光镜下发现膈腹膜表面间皮细胞间有类似孔状的结构,并把这种结构命名为腹膜淋巴孔.Tsflibary等首先在电镜下证实了小鼠腹膜淋巴孔的存在.李继承等在人类的腹膜、肝脏镰状韧带等上发现了人腹膜淋巴孔,同时发现腹膜淋巴孔具有主动的物质吸收和免疫调节功能.它与各种生理病理过程,如微生物在腹腔的转移、腹腔内肿瘤转移、腹水的转归等临床过程密切相关[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