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再谈乙型肝炎病毒反转录酶区/表面抗原区基因变异的临床发生特点及意义

    作者:刘妍;徐东平

    在我国,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和恩替卡韦(ETV)长期广泛用于临床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导致恩替卡韦耐药患者累积增加,耐药变异形式复杂多样,其挽救治疗也成了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HBV聚合酶/反转录酶(RT)区/表面抗原(HBsAg)S区基因重叠,核苷(酸)类似物引起的耐药变异可同时造成S区基因变异,其中rtA181T变异可同时引起sW172终止突变,形成截短型HBsAg,影响疾病进展;rtA181T有时还可引起sW172非终止变异,其临床发生特点和意义尚不明确;HBsAg阴转是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重要标志,但临床上有少数患者可同时检出血清HBsAg和HBsAb阳性,其意义与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我们的研究发现,发生在HBsAg主要亲水区(MHR)的免疫逃逸相关变异多见于隐匿性HBV感染患者和HBsAg/HBsAb双阳性的HBV感染患者,其中如发生新增N-糖基化变异,则进展为肝细胞癌的风险显著增加;从患者分离的免疫逃逸变异株可显著降低HBsAg的抗原性和反应性.上述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HBV RT/S基因变异发生的临床特点、机制和意义,帮助临床合理制定抗病毒治疗方案,预测疾病进展风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