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离室矩阵测量高能X射线照射时热塑膜对皮肤表面剂量的影响

    作者:徐永祥;李祥勇;孙凯;李晓波;张云泉

    在现代精确放射治疗过程中,体位固定是保证放疗体位重复性和准确性的重要一环.目前主要有真空垫和热塑膜技术,2种固定技术各有优缺点,大多数医院使用热塑膜技术固定,但该方法有可能提高患者皮肤表面剂量[1-4].

  • 直肠癌放疗体位不同固定方法的比较

    作者:赵文龙;应维良

    目的 比较不同体位固定方式的优劣性,探讨如何更准确地使用真空袋固定直肠癌放疗摆位的方法.方法 将46例直肠癌放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3例.A组采取传统的用真空袋固定患者臀部和腰部法;B组采取用真空袋固定双下肢法.放疗前以患者定位正、侧位XR像片或治疗计划系统(TPS)输出的3D数字重建图像(DRR)为参照,并与治疗过程中存有射野影像系统(EPID)实时采集的同样大小的验证图像对比,通过计算机专用对比软件测量摆位误差.结果 2组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头脚方向、前后方向及三维方向的摆位误差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结论 在盆腔野放疗摆位中,真空袋固定双下肢法明显减少了直肠癌患者盆腔野头脚和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且简捷方便、所用时间较短,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方法.

  • 可调式头颈部放疗体位固定器及其应用

    作者:郑祖安;王俊峰;李庆;陈元;黄河;于世英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体位固定的方法,研究制作可调式头颈部放疗体位固定器,探讨其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作者研制出该可调式头颈部放疗体位固定器,配合面罩固定技术,进行模体精度测量和应用于头颈部病人的治疗.结果左右两侧的误差较小,均值为1.06~1.09mm,前面的误差较大,均值为 1.18mm,此精度足以满足体外放射治疗摆位技术的要求.该固定器转轴转动灵活,转轴间隙<O.2mm,角度摆位的重复性在0.1°~O.2°,均值为0.12°~0.155°,本固定器在结构精度上均能满足放射治疗摆位技术的要求.结论本可调式头颈部放疗体位固定器采用所有部件一体化,避免操作时来回取件;上下方向上可连续调节,不仅能很好地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而且能在病人体位的选择上更灵活,使病人更舒适,更好地与工作人员配合:左右方向上也实现了调节,方法简单,仅靠气囊的充放气即可实现调节,替代了传统的用纸片垫高的方法,操作简单,缩短治疗操作时间,可减少病人不适感.

  • 乳腺癌根治术后全X线照射胸壁及锁骨上区平卧位和胸骨水平位的肺剂量学比较

    作者:谢悦;黄锣;谭兵;何亚男;杨含;王颖

    目的:研究2种体位乳腺癌根治术后全X线照射胸壁及锁骨上区的肺剂量学差异,为进一步选择减轻肺放射性损伤的治疗体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术后胸壁及锁骨上区全X线切线野及单前野放射治疗的192例患者资料,其中平卧位92例,胸骨水平位100例,采集2组患者靶区等剂量曲线及肺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覆盖度及肺剂量分布的差异.结果:平卧位组及胸骨水平位组90%处方剂量完全覆盖计划靶区,均达到放射治疗剂量学要求,靶区均匀指数及适形指数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卧位组及胸骨水平位组患侧肺V20分别为:(29.9±2.5)%和(32.4±3.2)%(P=0.000),患侧肺V30:(24.8±6.3)%和(26.8±1.9)%(P=0.002);患侧肺Dm:(16.4±3.0) Gy和(18.1±1.8) Gy(P=0.000);全肺V20:(14.6±2.1)%和(17.4±2.5)% (P=0.000),全肺V30:(8.4±1.6)%和(13.9±1.7)%(P=0.000);全肺Dm:(7.4±0.7) Gy和(8.2±0.7) Gy(P=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全X线照射胸壁及锁骨上区,2种体位靶区覆盖度无明显差异;平卧位较胸骨水平位有更优的肺剂量分布.

  • 乳腺癌胸壁电子线射野摆位固定方法的研究

    作者:彭旭东;叶荣;兰海涛;吴琦

    目的 通过分析乳腺癌胸壁电子线射野摆位和体位固定方法,探讨不同固定方法的摆位质量差异.方法 根据不同的体位固定方法分为常规组和改进组.常规组无固定装置,使用普通的海绵枕头或棉枕;改进组用真空垫成型固定技术对患者进行固定摆位放射治疗,两组各15例、30个野次,对30个野次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放射治疗前后体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移动.常规组胸壁野上界移动距离4~8 mm[(5.867±1.246)mm],胸壁野前界移动距离8~13 mm[(9.867±1.257)mm],改进组胸壁野上界移动距离3~6 mm[(4.133±0.915)mm],胸壁野前界移动距离2~6 mm[(4.333±1.175)mm],常规组体位移动值均大于改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常规组中体位移动≥5 mm的28野次(93.33%),高于改进组的13野次(43.3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胸壁射野垂直度分析,常规组比改进组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真空垫成型固定摆位较常规摆位方法稳定性、重复性更好,误差更小,更符合放射治疗规范.

  • 鼻咽癌放疗中颈部射野摆位技术的改进

    作者:彭旭东;叶荣;兰海涛;吴琦

    目的 评价改进摆住法在鼻咽癌颈部电子线放疗中准确性和稳定性的意义.方法 40例鼻咽癌患者第一阶段(面颈联合野)放疗结束后分为两组,改进组的上颈部和下颈部野的治疗采用与第一阶段相同的体位完成.常规组颈部治疗时体位为侧卧住,机架角为O.,与第一阶段治疗体位不同.两组各取20例、40个野次、80个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放疗前后体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移动.小移动距离为2毫米,大移动距离为12毫米.常规组治疗前后体位移动的平均值均高于改进组,体位移动超过5毫米的射野(78/80野次)多于改进组(3180野次).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进组治疗前后体位移动误差明显小于常规组,符合放射治疗规范.且仰卧住使病人感觉体位舒适,方法 可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