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贵州省部分矿山放射性水平的评价

    作者:李舟;杨忠;喻立新;田祝娟;张小乐;苏旭

    目的 调查和评价贵州省铝、锰、锑、磷、汞等部分矿山放射性水平.方法 对矿区氡气、钍气浓度进行累积1年的现场检测;采集矿石、矿山周围土壤进行放射性核素分析;对矿区γ辐射水平进行测量;对矿山渗透水进行总α、总β测量.结果 某铝矿山春、夏两季井下氡浓度水平为626.0~3866 Bq/m3,秋、冬两季为38.9~655.0 Bq/m3,全年平均值为1374 Bq/m3;春、夏两季井下钍浓度水平为626.0~4834 Bq/m3,秋、冬两季为40.9~344.0 Bq/m3,全年平均值为1221 Bq/m3.其余矿山均低于此水平.矿石放射性核素226Ra为6.9~511.9 Bq/kg、232Th为1.4~536.7 Bq/kg、40K为<17.5~433.7 Bq/kg.γ外照射高的为铝矿,平均值(87.0±8.1)×10-8Gy/h,低的为锑矿,平均值(6.0±1.9)×10-8Gy/h.矿山井下水总a为小于探测下限~17.5(×10-2Bq/L),总β为小于探测下限~37.4(×10-2Bq/L).结论 此次调查的部分矿山,大多采用机械和自然相结合的通风方式,通风情况较好.但铝矿井下的氡、钍浓度水平明显高于井外,全年平均值分别是井外的78倍和15倍;铝矿的γ外照射平均值(87.0±8.1)×10-8Gy/h,也明显高于贵州省γ天然辐射平均值(13.3×10-8Gy/h).这将对该矿的矿工增加一定的附加剂量.

  • 贵州省某铝矿区放射性水平的研究和评价

    作者:李舟;杨忠;张小乐

    目的 研究和评价贵州省某铝矿区放射性水平.方法 对铝矿开采面及矿区周围地表、土壤辐射水平进行测量;对地下铝矿氡气、钍气浓度进行累积检测;实验室对铝矿石、矿区周围土壤进行核素分析.结果 铝矿区的γ外照射为(8~36)×10-8Gy/h,平均值(21.7±3.9)×10-8Gy/h.地下铝矿开采面γ外照射为(77~99)×10-8Gy/h,平均值(87.0±8.1)×10-8Gy/h;氡浓度水平为73.3~208.0Bq/m3,钍浓度水平为57.2~349.0Bq/m3;铝矿放射性核素226Ra为438.6~511.9Bq/kg、232Th为454.3~536.7 Bq/kg、40K为小于探测下限~363.9 Bq/kg.结论 此次调查的地下铝矿,采用机械和自然相结合的通风方式,通风情况较好,故所测量的氡浓度未达到干预水平.而地下开采面γ天然辐射,明显高于贵州省γ天然辐射平均值,按采矿工人每年工作2 400 h计算,将对该矿的矿工增加约2.09mSv/a的附加剂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