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螺旋CT联合超声在肝门部胆管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侯晓英;周少英

    目的 分析螺旋CT联合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住院的经螺旋CT联合超声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28例,回顾分析螺旋CT及超声资料.结果 28例患者经螺旋CT及超声确诊26例,并显示其侵及范围,确诊率为92.86%.结论 螺旋CT联合超声检查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值得临床应用.

  • 螺旋CT结合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分析

    作者:高芳;朱纹枢

    目的 研究分析螺旋CT与超声相结合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Klatskin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及超声资料.结果 23例患者中,采用螺旋CT与超声相结合的检查方法,有21例检出并显示侵及范围,正确率达到90%以上,只有2例误诊为单纯性胆道炎症.结论 螺旋CT与超声联合应用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诊断准确性,为术前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术前CT血管造影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血管侵犯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静平;郭晨光;徐小玲;丁宁宁;范妤欣;张明;麻少辉

    目的:探讨术前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256-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256-SCTA)常用后处理方法在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肝动脉、门静脉侵犯评估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5例经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并采用动态容积扫描及Philip EBW后处理工作站对肝动脉及门静脉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formatting,MPR)重建,在相应后处理图像中评估肿瘤周围血管有无受侵,以术中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三种后处理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并行Kappa检验以比较三种后处理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判断肝动脉有无受侵时,诊断效能以MPR佳,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2.3%、86.4%、88.6%,阳性预测值80.0%,阴性预测值95.0%,Kappa值0.763(P <0.001),ROC曲线下面积0.893(P <0.01).判断门静脉有无受侵时,诊断效能同样以MPR佳,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4.4%、100.0%、97.1%,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4.4%,Kappa值0.943(P<0.001),ROC曲线下面积0.972(P <0.01).结论:256-SCTA三种常用后处理方法在判断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血管有无受侵时以MPR诊断效能高,VR及MIP次之.因此,在日常影像后处理工作中应合理应用这些后处理方法以便为临床术前血管评估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 螺旋CT在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冯建青

    目的:探讨在肝门部的胆管细胞癌诊断过程中,螺旋CT的临床实际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确切证实病情),将其螺旋CT诊断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重点对患者肝内胆管的扩张范围、程度、血管受侵,肝门部肿块,实质性脏器转移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螺旋CT诊断与分析,在所有选取患者中共有45例被检测出患有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诊断符合率高达90%,这些患者的主要病症表现为肝门部软组织出现肿块、不同程度的肝内胆管扩张,共有16例出现肝门部肿块,16例胆管范围扩张,12例存在实质性脏器转移。结论螺旋CT对于肝门部胆管细胞癌形态及病症情况的观察十分有利,可以用于观察患者肝内子病灶的存在情况和肿瘤沿周围血管的浸润度等,对于肝门部的细胞癌诊断实用价值很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