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康复为主导治疗亨特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龚可;张世俊;毛毅;嘉士健;彭晓虹;曹娣;李观荣

    目的:观察针刺康复为主导的治疗方案治疗亨特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3天以内的140例亨特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5例和药物组30例.治疗组:初期针刺以面部少阳经穴、面部肌肉被动康复为主配合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和Harrison's方案,中、后期采用单纯的针刺阳明经穴为主和主动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初、中、后期均采用针刺面部阳明经穴、按摩面部肌肉的被动康复治疗,初期配合中药牵正散和《实用内科学(14版)》药物方案;药物组:初期采用治疗组中西药方案,全程配合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和按摩面部肌肉的被动康复治疗;各组初期观察为10天,中期及后期各为20天,共观察50天;以面部肌肉恢复症状及House-Brackmann分级评分标准为观察指标.结果:3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House-Brackmann分级评分标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其他各组.结论:初期尽力保护神经轴索,消除骨管水肿,降低轴索损害,减小面肌失神经症状,中、后期加强面神经功能恢复的针刺康复为主导的治疗方法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和单纯药物疗法.

  • 龙胆泻肝汤与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初期的疗效比较

    作者:龚可;张世俊;毛毅;彭晓虹;嘉士健;曹娣;李观荣

    目的:比较龙胆泻肝汤与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初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周围性面瘫初期(1~3 d)的患者随机分为龙胆泻肝汤组和牵正散组,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面部肌肉恢复情况,并以House-Brackmann分级评分标准为观察指标。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龙胆泻肝汤治疗周围性面瘫初期患者优于牵正散。结论:周围性面瘫初期病因多为湿热阻滞经络所致,治疗应以清利湿热通络的龙胆泻肝汤为主;祛风通络的牵正散应慎重选择。

  • 牵正散功效降低究实

    作者:范亚平

    古方牵正散历来被中医药界认为是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首选正药,在临床上有独特疗效.一般患者用药7d后病情逐渐缓减,重者不会超过半个月就痊愈.然而近几年来牵正散的临床效果不明显,甚至治疗一个月仍不见显效.使患者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了精神上的痛苦,加重了经济负担.僵蚕是古方牵正散中主药,要提高药效,须把好药材的质量和数量关.

  • 牵正散穴位贴敷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0例

    作者:王欣波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选择活动性痛风关节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牵正散穴位贴敷;对照组40例,每日针灸1次,每次留置针40分钟,15天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用House - Brackmann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局部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较针灸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 牵正散配合电针及温灸治疗周围型面瘫80例疗效观察

    作者:粟茂

    周围型面瘫是指茎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又称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通常为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腱侧,伴流涎及流泪.笔者采用牵正散配合电针及温灸治疗本病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牵正散 电针 温灸 面瘫
  • 牵正散配合针刺治疗面瘫78例体会

    作者:尹国佑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8例患者中男26例,女52例;年龄12~40岁,平均年龄20岁;病程7~30d.1.2临床表现面瘫一般发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出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口唇闭合不全,饮水时常由患侧流出.露睛流泪,若强令闭眼,则眼珠上翻,露出白睛.患侧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少数患者初起时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时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部位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

    关键词: 面瘫 牵正散 体会
  • 中医药综合治疗中风恢复期36例疗效观察

    作者:和向阳

    笔者自1994年至1999年,采用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配合电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恢复期3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牵正散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

    作者:周桂云

    周围性面瘫是由面神经管及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一种疾病,以青年人多见.起病急骤,以口眼喁斜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的“口喁”范畴.笔者1996年至1998年应用牵正散加味治疗本病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牵正散 周围性面瘫
  • 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8例

    作者:杨绍勤

    笔者自2007年12月以来运用中药内服结合针刺,鳝鱼血外涂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大50岁,小13岁;病程2~7 d,所有患者排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36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应春;张菊

    笔者自2004年5月以来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3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组病例共7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针刺加中药内服组(治疗组)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15~65岁;病程3~19天;左侧23例,右侧13例;中药内服组(对照组)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17~68岁;病程3~18天;左20例,右16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针药结合治疗面瘫45例

    作者:冯华坚

    笔者在1999年~2006年,运用桂枝汤合牵正散化裁配合针灸治疗面瘫4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温针灸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47例临床体会

    作者:王伟;袁玉福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7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选用手、足阳明经穴位为主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留针期间,温针灸下关及颧髎两穴,同时配合内服牵正散,观察其疗效。结果:47例患者中有34例痊愈,8例显效,4例有效,总有效率达97.87%。结论:温针灸联合内服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 牵正散加味治疗外感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作者:倪浩斌;王华政

    目的:观察牵正散加味治疗外感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辨证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针灸,辨证治疗组分风寒外袭、风热侵袭,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牵正散加味煎服。两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1周后、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辨证治疗组在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评分及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牵正散加味治疗外感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较好。

  • 牵正散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面神经炎38例

    作者:时国朝

    近几年来通过应用牵正散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面神经炎3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针灸拔罐联合汤药治疗急性面神经炎临床研究

    作者:金敬

    目的 探讨针灸拔罐联合汤药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1年3月急性面神经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针灸拔罐+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中药内服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针灸及拔罐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拔罐联合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内服治疗.疗程3周,3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0.0%.针灸拔罐联合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内服疗法明显优于常规针灸拔罐组(P<0.05).结论 针灸拔罐联合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内服治疗急性面神经炎可迅速控制病情,缓解及治愈疾病.

  •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医诊疗思路

    作者:涂凡;李国臣

    分析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认为本病病因为风寒外邪,病位在经络,病机为内虚邪中,营血不足,风寒外侵,治以祛风解表,理营通络,方用桂枝四物牵正汤.

  • 罗才贵主任医师运用牵正散加味治疗颈椎病经验介绍

    作者:万义文;李庆兵;陈科汛;焦欣;籍冬冬;罗才贵

    牵正散为历代医家治疗中风及口眼斜之要方,罗才贵主任医师根据颈椎病的病因病机认为颈椎病过程中多兼有"风痰入络"之现象,故以牵正散加味治疗各种证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 针药并用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作者:张会芳;谭斌杰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以早期针灸配合中药及面部康复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结果 痊愈38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6%.结论 针药并用配合康复训练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明确的疗效.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

    作者:刘步岗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穴位注射、点刺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口服中药“牵正散”,每日量18g,分2-3次服用,连服15天;配合患侧面部三穴位(翳风穴.牵正穴.颊车穴)注射西药;患侧内颊车穴点刺放血,每3天一次,连续3—5次。15天后统计疗效。结论:痊愈和显效49例,占81.7%;好转8例,占13.3%;无效3例,占5%,总有效率95%。

  • 针刺配合中药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75例

    作者:江桂珠

    由于现代医学治疗周围性面瘫有局限性,容易留下后遗症,并且在基层临床中,传统上周围性面瘫患者普遍认为面瘫系由“毒风”所致,需要中医针刺治疗才有效,因此周围性面瘫病人在针灸临床特别是基层针灸临床中较为常见。自2011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及其他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261 条记录 12/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