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fMRI观察益肾逐瘀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脑网络连接的影响

    作者:张华;薛琴;于艳敏;袁永娥;张西;刘岑;陈志刚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纹状体与大脑皮层功能连接的特征,并探讨益肾逐瘀法对纹状体-皮层功能网络的影响.方法 使用益肾逐瘀法治疗PD患者,疗程4周,对PD患者和健康对照各9例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在每个半球中以基于皮层的功能分区与4个纹状体亚区的偏相关系数为脑网络特征,采用小绝对收缩与选择套索算法(LASSO)挑选出优特征,将PD患者和对照组,以及PD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进行分类,并对PD患者病程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检查(UPDRSⅢ)进行线性回归.结果 PD患者的纹状体与运动感觉网络和中央执行网络的连接度减弱,病程和UPDRSⅢ均与壳核后部-默认网络的连接呈正相关,UPDRSⅢ与尾状核-视觉网络、伏隔核-中央执行网络的连接呈负相关.经治疗后,PD患者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主要体现在非运动症状的改善,尤以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夜尿频,刺痛、痛有定处为显著.伏隔核-中央执行网络连接度较治疗前有所增强.结论 PD患者运动、感觉及认知网络与纹状体的连接较健康对照均有改变,并与病程延长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益肾逐瘀法对PD有一定治疗作用,以改善非运动症状为主,对重建PD患者伏隔核(奖赏环路中的关键区域)与中央执行网络的连接有着积极的作用.

  • 益肾逐瘀汤对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探讨

    作者:罗国良;刘晨峰;姚先秀;罗昌军

    目的 观察益肾逐瘀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为肾虚是膝骨性关节炎发病之源、瘀血阻络是发病之关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用益肾逐瘀汤连续服用6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0.1g,日1次连续服用12天;对照组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0.1g,日1次连续服用6周.主要观察二组治疗前后指标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益肾逐瘀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纯西药对照组有治疗的优势,并凸现益肾逐瘀法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地位.

  • 益肾逐瘀法治疗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临床观察

    作者:于艳敏;张华;赵颖;张天琪;谭中建;刘岑

    目的:观察益肾逐瘀法对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门诊的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患者9例,均为右利手,将9例患者设为PD组.正常对照组为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的志愿者,均为右利手.PD组给予培元解痉汤加减治疗,正常对照组不作药物干预,比较不同观察时点PD相关量表分值.采集正常对照组及PD组治疗前后的fMRI数据,分析各组间不同脑区之间的FC.结果:PD组入组28 d时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表评分较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表、NMSS、PDQ-39评分及入组28 d时UPDRSⅢ评分较疗前均有改善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比形成的脑网络中杏仁核是一个重要节点,PD组治疗前右侧杏仁核与右侧壳核的FC大于对照组,而治疗后这两个区域的FC较治疗前减弱.结论:益肾逐瘀法对强直少动型PD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能通过调整紊乱的脑功能连接而发挥治疗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