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消防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

    作者:次松;兰亚佳;张勤;周鼎伦;德吉

    目的 探讨消防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的消防救援人员一般情况问卷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PCL-C)对参加过抢险救援工作的264名消防救援人员进行PTSD评定,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消防救援人员的PTSD检出率为8.3%,不同工作岗位中特勤兵的PTSD检出率高(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军衔的消防救援人员比较,三级以上军官的PTSD检出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消防救援人员的PTSD检出率高于未婚,嗜好饮酒的消防救援人员比戒酒的消防救援人员更容易检出,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勤次数越多越容易患PFSD.结论 参加过救援工作的消防救援人员PTSD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必要的心理应激疏导和采取长期的心理干预,减缓抢险救援后的心理创伤,提高消防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修订概况

    作者:李涛;张敏;杜燮祎;陈青松;王丹;王恩业;李文捷;金晔鑫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是我国重要的职业卫生标准之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几代劳动卫生学者倡导的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思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从早发布至今已经54年,特别是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颁布以来,对于指导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在执行过程中发现,GBZ 1-2002存在一定不足,难以满足工业企业设计中针对职业病防治的设计要求.例如,文本对职业病危害控制基本原则、控制理论、控制措施等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存在单纯"职业接触限值"的痕迹,且与GBZ 2-2007存在明显矛盾;对防护措施、应急救援等的规定不甚具体等等.

  • 区域性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医学中心的构建

    作者:廖力;王国君;高栋;何煦;田勇泉

    探讨区域性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医学中心的选取方法,根据核与辐射事故的特点以及建设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医学中心的必要性,将中值模型选址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用于核与辐射应急医学中心的选址与建设,提出构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医学中心的的原则和措施,缩短救援半径和救援时间,降低救援费用,提高救援效率.

  • 某氮肥厂一起氨气中毒事故的调查

    作者:张花玲;高华北;马金辉

    2009年7月1日,湘潭市氮肥厂内,发生了一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事故现场19名作业工人中毒,经有关部门紧急抢险救援,未发生死亡病例.现将有关调查处理结果报告如下.

  • 湘潭市某太阳能光电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作者:刘晓;周俊海;袁新铭

    目的 确定湘潭市某太阳能光电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危害程度及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效果等,为湘潭市某太阳能光电企业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监管部门对太阳能光电行业的职业卫生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湘潭市某太阳能光电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车间、工序等产生或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如粉尘、化学毒物、噪声等浓度或强度进行检测与评价,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危害程度,并对职业病防护和应急救援措施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 湘潭市某太阳能光电企业工作场所加工、开料、钣金(切割)、钣金(焊接)、装配5个粉尘作业岗位的浓度为0.1~8.2 mg/m3,粉尘作业岗位超限倍数合格率为100%;串焊焊接、钣金组焊接处、注胶、制绒(1次清洗)、2次清洗、扩散、PE镀膜、蓝膜建设、蓝膜清洗等10个岗位接触的铅烟、二氧化锡、异丙醇、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锰、正己烷、丙酮、氟化氢、氢氧化钠、盐酸、磷酸、氨、铬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合格率为100%;测量串焊工、加工、开料、铜管焊工、蓝膜清洗、蓝膜建设等10个噪声作业岗位强度为82.3~98.4 dB(A),太阳能组件单元串焊工、太阳能光热制造单元蓝膜建设等岗位的接触噪声强度符合国家标准限值,合格率为30%.结论 湘潭市某太阳能光电企业存在粉尘、锰及其化合物、铜烟、铅烟、铬、二氧化锡、氢氟酸、盐酸、氢氧化钠、氮氧化物、氨、一氧化碳、三氯氧磷、磷酸、硅烷、四氟化碳、二氟一氯甲烷、正己烷、异丙醇、丙酮、噪声、紫外线、高温、激光辐射等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多、接触广、毒性大,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项目”,需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的维护和物料的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管理,落实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措施.

  • 莎稗磷泄漏事故对城市化学事故防范的启示

    作者:赵杰;朱明学

    随着城市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全国的普及,迄今已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省、地级市、县和企业5个层次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1].但由于安全责任心不强、应急救援意识淡薄等原因引起的化学事故还时有发生.2008年9月发生在上海市的除草剂莎稗磷大量泄漏导致中心市区空气大面积污染就是一起典型的案例.虽然由于莎稗磷毒性较低,对市民的健康影响不大,但已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总结这起事件的教训,为城市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提供参考.

  • 重庆市化学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研制

    作者:宁旭;董兆君;牟玲;翟建才

    目的 研制重庆市化学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方法 根据各类有毒物质的泄漏扩散模型体系、伤害模型以及相对应的医疗救治手段,结合重庆市化学品存储状况、气象条件、地理环境、医疗机构、救护力量等因素,利用计算机实时仿真技术、数据分析和评价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以 Visual Studio 6.0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可运行于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的中文版"重庆市化学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软件.结果 该系统可提供各类事故的动态危害范围、伤害数量预测;相应的处置措施和救援方案;4 200余种有毒化学危险品的理化特性、救治方法查询等.结论 该系统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运行速度快,可提供实时分析,分析结果准确度较高,可满足化学救援指挥的需要,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医学救援中国专家共识2015

    作者:孟庆义;邱泽武;王立祥

    突发中毒事件是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一种类型,是指在短时间内,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作用于特定人群,造成严重的群发性健康影响或危害的事件[1-2]。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是指对突发公共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其中医学救援是整个医疗卫生救援的一部分,强调的是医护人员在应急救援中应担负的职责与任务[3-5]。在突发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理流程中,医疗卫生活动贯穿整个过程,包括事发前的应急准备,事发时的应急响应,事发中的应急处置,以及事发后的善后处理等[6-7]。为此,中国毒理学会中毒及救治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了《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医学救援中国专家共识2015》,以规范和指导医护人员在突发中毒事件中实施应急医学救援活动。

  • 新型WJL2015应急救援便携组合式医疗箱实用评价研究

    作者:刘激扬;白清清;牛聪;肖婷;梁艳

    [目的]实用装备新型应急救援便携组合式医疗箱WJL2015并进行评价.[方法]以WXJ2000型战位急救箱及GYX2001型战位急救箱作为对照,研究基于医院院外、战备等不利医疗条件下,对其实用性能、可靠性及安全性、结构和工艺水平进行使用评价.[结果]通过模拟现场救援,环境适应性实验、码垛试验、车运实验和力学性能实验,发现研制的应急救援便携组合式医疗箱高原急救箱装备物可装载应急救援配备药品、器材20余种,组合后操作平台能够完成基本应急医疗救护,其防护及保护性能较好,结构和工艺水平较高.[结论]针对应急救援复杂环境和紧急救治要求设计的便携组合式医疗箱WJL2015,携带方便、功能齐全、性能稳定,有潜力成为新型的模块化救援工具.

  •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卫勤应急救援及预防对策

    作者:常留栓;赵艳梅;杨丽梅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是指由于台风、地震等自然因素及违规操作、恐怖活动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危险化学品泄漏进而导致对环境、健康及经济产生损失的事故.目前,全世界已有化学品达数百万种,每年新出现的化学品有1 000多种,而其中70%都具有不同程度毒害作用.近年来,我国化工企业特别是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多达数十万家,化学事故的规模和频率也在逐年上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和潜在危害,我国每年都会发生数百起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随着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日益重视,如何进行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处理以及采取何种预防措施,便成了一个新课题.

  • 化学恐怖事件卫勤应急救援探要

    作者:王启栋;李增德;曹德康;国文

    化学恐怖事件卫勤应急救援是卫勤应急分队的重要任务之一.化学恐怖事件发生突然,毒剂作用快、持续时间长,中毒途径多,防护与伤员救治难度大[1].如1995年3月20号日本东京地铁发生的"沙林投毒事件",造成5 500多人受害,75人昏迷,12人死亡.化学恐怖事件卫勤应急救援,必须针对化学恐怖事件的危害特点和防护要求,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科学的处置[2].

  • 浅谈综合医院在急性职业中毒事件中的信息报告与应急救援

    作者:宦峰;蒋霞;施晓燕

    职业中毒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例及以上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来势突然,危害性大,严重威胁职业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着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医院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充分利用综合医院现有的人力资源、医疗设备、急救物资等,及时控制和消除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危害,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保障社会经济和谐有序发展.

  •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中护士的职业暴露问题及防范对策

    作者:牛鹏姣;高凌;赵润国

    近年来,随着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日益增多,应急救援成为急诊医疗服务系统联动急救的一个工作重点,护士也成为应急救援的主力之一.但由于救援工作的突然性、不可预测性及病种的复杂多样性[1],护士会接触到各种患者的体液、血液及各种创面分泌物,职业暴露感染的危险性很大.各种职业暴露不但可以损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可以威胁到其生命.护士如何在救援过程中及时防范,将职业暴露带来的危害降至小,从而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是我们现阶段护理研究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 国外军地联合应急救援的实践和思考

    作者:罗志勇

    军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一直被作为灾害救援的主要力量.军队医院严格落实战备制度,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灾害,是平时卫生战备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世界许多先进国家都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整合军地资源,实现平时应急、战时应战.其中,武装力量不仅在本国应急救援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而且还履行国际救援等非战斗军事任务.应急救援成为其武装力量军事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国外军地联合应急救援的实践进行考察,为我国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 坚守在甲板上的“红十字”,——武汉总医院医疗队遂行“东方之星”游轮救援任务纪实

    作者:彭绍荣

    一场不期而遇的检验——考点设在紧靠“东方之星”号游轮的救援船甲板上按计划,6月2日上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本要接受上级的检验评估考核.然而,一条军令却先于工作组的考题摆到了武汉总医院党委和全体官兵面前.早上7点5分,医院总值班室接到上级紧急命令:迅速组建医疗救援队,立即赶赴湖北监利,参与“东方之星”号翻沉游轮医疗救援工作.15分钟后,医院召开常委会,成立医院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应急救援方案,救援工作全面展开.

  • 广西3条金属铟生产线主要化学物质危害检测结果与分析

    作者:聂传丽;黄世文;黎海红;吕林;段平宁;黄吉;陈雪冬

    为了解金属铟生产线作业工人接触化学物质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对广西河池市3条新建金属铟生产线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结果显示,作业场所空气中主要化学物质的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提示,金属铟生产线作业工人接触的化学物质种类多、危害较大,应加强控制作业场所的化学物质浓度,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建立应急救援措施.

  • 张家港市化工企业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能力调查

    作者:王志刚;陈新峰;邹玉华;杨叶中;孙震;李娜

    通过对张家港市化工企业突发急性职业中毒应急资源与能力现况调查和评价,为建立全市职业中毒应急救援体系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张家港市范围内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化工企业为调查对象,设计封闭式调查问卷,综合企业基本情况、应急管理情况、事故现场的应急与救援情况等对企业急性职业中毒应急能力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显示,66家企业应急管理、事故现场的应急与救援情况总体较好;部分中小企业在企业应急机构建设、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应急演练、应急培训、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现场个人防护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提示,张家港市化工企业急性职业中毒应急能力现状总体较好,部分中小型企业在应急实效性方面存在不足,亟待进一步完善.

  • 矿山应急救援对救护队员血象的影响

    作者:王茜;白玉萍;李清钊;李小明;金玉兰;姚三巧

    目的 探讨职业应急救援对矿山救护队员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影响,为保护职业应急救援人员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开滦医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44名救护队员的健康检查资料,内容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等,同时调查救护队员的患病情况,分析救护队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其与救援工龄及训练的关系,探讨救援工作对救护队员血象的影响.结果 不同工龄救护队员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及单核细胞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越长,白细胞计数越高.工龄≥10 a组白细胞计数高;工龄<5a组中性粒细胞比例低,淋巴细胞比例高;工龄≥10 a组单核细胞比例低.参与训练人员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明显低于不参加训练的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人员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救护和后勤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矿山应急救援对救护队员血象有一定影响.

  • 急性化学物中毒应急救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作者:黎明;陈可风;付晓青

    因意外泄漏、环境污染以及投毒等多种原因造成的突发性化学物中毒事件屡见不鲜.这些事件通常突然发生,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同时给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

  • 沈阳市19 284例死亡者应急救援状况分析

    作者:李彦华;刘旻生;陈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逐年增多,各种突发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而患者发病时和突发事件时的应急救援对提高发病者的生存率极为重要.为了解沈阳市急性死亡病例的发病和抢救情况,现将沈阳急救中心2003~2005年19 284例死亡者救援情况进行分析.

433 条记录 10/22 页 « 12...78910111213...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