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青光眼不同手术式前后眼前节结构的变化

    作者:冯强;程晓丹

    目的 分析青光眼单纯小梁切除手术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2种术式对青光眼患者眼前节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该院住院行青光眼治疗的患者(共50例64眼)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患者视力≥0.3者,选为单纯组,采用小梁切除手术;患者视力<0.3者,选为联合组,选择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UBM测量手术前后中央前房深度(ACD)、小梁虹膜夹角(TIA)、房角开放距离(AOD)参数,同时监测手术前后眼压.结果 青光眼患者术前后眼压有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组手术后平均(14.72±1.84)mmHg,联合组手术后平均(13.96±1.68)mmHg.两组术后眼压明显降低(P<0.001),两组间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手术前后中央前房深度、小梁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前后前房结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组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小梁虹膜夹角参数,术前分别为(1.90±0.312)mm、(0.259±0.10)mm、(18.90±5.42)°,术后分别为(3.51±20.291)mm、(0.528±0.14)mm、(33.03±6.79)°.结论 联合组的眼前节改变优于单纯组,对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建议行青白联合术.

  • 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眼内结构的变化

    作者:周广明;严良;吴强

    目的:分析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2种术式以及不同眼内填充物对术眼眼内结构的影响,以探讨可能发生的屈光改变,评估对视觉质量的潜在影响。
      方法:用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 )及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 IOL Master)分别测量行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单纯组,37眼)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患者(联合组,11眼)的中央前房深度( ACD)、房角开放距离( AOD)、小梁虹膜夹角( TIA)、眼轴长度( AL)等参数。单纯组中又根据术中使用玻璃体腔填充物的不同,分为硅油组、气体组及平衡液组。所有患者均于手术前及术后2wk测量其ACD,AOD250,AOD500,TIA500,AL及角膜曲率(K1,K2)等参数。
      结果:单纯组术后AOD250,AOD500,TIA500及AL与术前相比分别减少0.13±0.21mm,0.16±0.22mm,8.68o±9.72o,0.18±0.24mm(均P<0.05),而联合组术后ACD, AOD250, AOD500, TIA500及 AL 较术前增加0.95±0.54mm,0.13±0.12mm,0.22±0.20mm,11.49o±11.06o,0.45±0.30mm(均P<0.05)。根据填充物的不同进行分析,气体组的ACD,AOD250,AOD500及TIA500分别减小0.19±0.17mm,0.14±0.09mm,0.20±0.12mm及12.02o±6 .64o(均P<0 .05),硅油组的AOD250, AOD500, TIA500及AL分别减小0.19±0.25mm,0.21±0.26mm,10.44o±9.67o及0.23±0.19mm(均P<0.05),而平衡盐组的眼内结构均未发生明显的改变(P>0.05)。所有组别中,手术前后角膜厚度及曲率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化(P>0.05)。
      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眼前节、眼轴改变均异于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眼,但角膜厚度及角膜曲率均未发生明显的改变,而不同的眼内填充物对眼内结构和屈光状态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玻璃体切割术后眼内结构的变化,将会改变眼的屈光状态,并可能对患者视觉质量产生潜在影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