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erbst矫治器治疗年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研究

    作者:陈定根;吴增波

    目的 探讨对年轻成年人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采取Herbst矫治器的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35例于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该院接收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均采用Herbst矫治器矫治器,并进行二期固定矫治,观察疗效.结果 ANB、U1/L1、OB、U6-Ptm治疗后矫治减小;L1/MP、SNB、MP/SN、L6/MP、U1/SN、L6-Ptm矫治后增大,其中SNA、OJ、U6/PP变化不显著.结论 对年轻成年人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采取Herbst矫治器矫治,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颅颌面结构的变化

    作者:王婧;徐培成;金蕾;Shanghai Xuhui

    目的:评价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颅颌面结构的变化。方法:测量分析12例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上的各项指标。结果:正畸治疗后,前颅底长增加,上颌骨矢状向长度无明显变化,下颌骨体部、升支及下颌骨总长度增加,上、下、前、后面高增大;腭平面、下颌平面无明显旋转,前后面高比值无显著变化;SNA减小,SNB无显著变化,ANB角减小,Y轴角增大。SNB在治疗前后的差值与下颌骨总长、体部、升支治疗前后差值呈显著正相关,ANB在治疗前后的差值与下颌骨总长及升支治疗前后差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正畸治疗可以改善青少年患者颅颌面结构缺陷。下颌骨垂直向以及水平向的生长有助于上下颌骨Ⅱ类关系的改善。

  • 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颌间Ⅱ类牵引治疗前后的硬组织变化

    作者:王婧;徐培成;金蕾

    目的:探讨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颌间Ⅱ类牵引矫治的机制。方法:选取Ⅱ类牵引方法治疗安氏II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12例,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上下中切牙唇倾,下颌磨牙前移,下颌平面下旋、上齿槽座点矢状向后移,下颌体部长度不变,下颌总长度增加;Cond-Go、SGo增大,ANB减小;SNB的变化不同个体存在差异,大部分患者(7/12)增大,部分患者(5/12)减小。 NSar、S-E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 SNB与ML NSL治疗前后差值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899)。结论:大部分患者Ⅱ类错牙合的纠正主要是下颌牙列前移的结果;而部分患者是下颌骨和下颌牙列前移联合作用的结果;下颌骨的前移伴随着髁突的增生改建而完成,髁突位置治疗后基本不变。控制下颌平面的下旋,有利于Ⅱ类错牙合的纠正。

  • 比较种植支抗和摇椅弓在矫治成人安氏Ⅱ2错牙合中压低上前牙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卫东;董苁蓉;李晨

    目的:观察种植支抗和摇椅弓在矫治成人安氏Ⅱ2错牙合中压低上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种植支抗压低上前牙,另一组使用摇椅弓压低上前牙。头影测量描记上切牙及上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变化。结果:在打开前牙咬合,压低上颌前牙阶段种植支抗组平均时间7.2周,摇椅弓组平均时间12.8周,种植支抗组的疗程短于摇椅弓组。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覆盖,覆牙合,U1-PP,U1-SN,U1-Stms有显著性变化。相比摇椅弓组,种植支抗组测量指标变化更为明显的是U1-PP(P<0.01)和U1-Stms(P<0.01),覆盖(P<0.05)和U1-SN(P<0.05)也显著性减少。而U6-PP,U6-S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种植支抗与摇椅弓在矫治成人安氏Ⅱ2错牙合中压低上前牙均有明显的效果,但种植支抗组在压低上前牙、改善唇齿关系及缩短疗程方面优于摇椅弓组。

  •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扩弓后牙弓宽度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聂向真;姜萃长;李伟奇

    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扩弓矫治后的牙弓宽度的稳定性.方法 分别测量17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扩弓治疗前后及保持2年磨牙间及尖牙间牙弓宽度.结果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扩弓治疗前后上下尖牙及磨牙间宽度均明显增大(P<0.05),保持2年后上尖牙及磨牙宽度基本稳定,而下尖牙间宽度明显缩窄.结论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扩弓矫治后,好用舌侧保持器做永久保持.

  • 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CT研究

    作者:王静;赵世俊;王云军;王娟;陈萍;沈悦;杜连美;吕敏敏;马超

    目的:探讨安氏域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颞下颌骨性关节结构,并比较其与安氏玉类错牙合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例安氏玉类错牙合为对照组,20例安氏域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为实验组,通过椎束CT扫描及三维重建,观察并比较两组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髁突前后径小,关节结节后倾角大;二者关节窝前间隙与关节窝后间隙存在显著差异,且实验组70%为髁突后移位,对照组75%为髁突居中位。结论安氏域类2分类错牙合具有特征性的髁突与关节窝形态,且与安氏玉类错牙合的髁突居中位相比其髁突位置多后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