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进的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效果研究

    作者:何巨伦;周将浪;窦伟誉

    目的 探讨改进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1 1日~2016年7月20日在我院诊断治疗的46例拇指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改进组(21例,应用改进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治疗)、传统组(25例,应用传统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治疗)均随访1年,研究对改进组和传统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满意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指功能评分.结果 改进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1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改进组患者术后1年指功能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对拇指皮肤缺损患者采取改进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治疗切实可行,有助于改善指功能.

  •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与腹部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作者:刘宇

    目的 对比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与腹部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部皮瓣手术治疗.对比2组皮瓣成活情况、外观情况和感觉恢复情况.结果 2组皮瓣的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皮瓣色泽红润,具有极好的弹性,皮瓣的质地接近受区,未出现臃肿与色素沉着情况,外形美观.对照组皮瓣色泽红润,弹性较好,腹部皮瓣有明显的臃肿情况,并且皮瓣的质地和受区之前存在明显的差异,外观较差.患者术后均存在皮瓣感觉异位情况,引导患者实施刺激训练后,重新定位异位的皮瓣,术后0.5~1年内感觉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7(6.015±0.587)mm优于对照组的15~18(16.589±0.86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确切,创伤小、可保留指固有动脉与神经、外形美观,皮肤感觉恢复良好,皮瓣血供可靠,值得推广.

  • 应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1例

    作者:戴靖宇

    目的:探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各类软组织缺损11例,并对术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部软组织缺损术后皮瓣血供良好9例.出现张力性水疱、皮瓣青紫2例,经查发现系蒂部受压致静脉回流受限,处理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6个月.皮瓣血运、质地及功能良好.外形美观,皮瓣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是修复肌腱或骨外露创面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 改良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一期修复拇指指端缺损

    作者:陆向阳;张友乐;赵立宗;苏博义;南利民;王建中;任喜明

    目的 探讨改良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一期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2月,收治23例拇指指端缺损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21~47岁,平均27.5岁.致伤原因:机械伤18例,重物砸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5~5.0 h,平均3.5 h.尺掌侧缺损5例,尺背侧缺损6例,桡掌侧缺损8例,桡背侧缺损4例.23例均伴拇指末节指骨外露.创面缺损范围2.1 cm×1.8 cm~2.8 cm×2.5 cm.根据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情况,应用改良皮瓣设计使蒂部关键点前移的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缺损,皮瓣切取范围2.3cm×2.0 cm~3.0cm×2.7 cm.供区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6.4个月.皮瓣外形、质地良好.末次随访时,皮瓣感觉恢复达S3+18例,S3 2例,S2 3例;两点辨别觉为3~4 mm.拇指对掌、对指功能正常,虎口区未发生挛缩.供区示指掌指关节屈伸活动正常.结论 改良的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蒂部旋转点前移达10mm以上,能满足拇指指端缺损修复的需要,且皮瓣血供良好,成活率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