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滤过速率对浓缩血小板去白细胞滤除效果实验评估

    作者:孔令魁;张宏;王飞;李树贞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去白细胞过滤的速率对机采浓缩血小板(plateletapheresis concentrates,PCs)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MCS+机型、C5版本软件程序和采集管路中连接LRF系列血小板专用去白细胞滤器.PCs在采集过程中以5~8 ml/min连续性低速过滤(L-LDP)或在采集结束后PCs以25 mL/min一次快速通过滤器(F-LDP).PCs产品质量预期分别为:血小板产量≥2.5×1011细胞数/袋和残余白细胞(WBC)数≤5.0×105/袋.结果L-LDP和F-LDP方法获得的PCs产品的血小板产量分别为(2.70±0.29)×1011/袋和(2.56±0.38)×1011/袋(t=1.25),残余WBC数为(7.73±0.01)×104和(2.02±3.05)×105(log t=1.46),采集成功率为78.6%和70.6%,以及采集效率为(57.1±6.8)%和(55.5±8.7)%(t=0.64).L-LDP法获得PCs产品同时满足血小板产量和残余WBC数的双预期值的总体率占78.6%(22/28),而L-LDP仅为64.7%(11/17).结论两种去白细胞滤除方法都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由于L-LDP的个性观察指标均好于F-LDP,提示慢速过滤获得的PCs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 MCS+机型"红细胞+血小板"成分的同时采集和产品质量分析

    作者:孔令魁;李树贞;王飞;陈悦康

    目的 对20名男性献血者的多成分采集情况进行现场观察和对随机抽取的保存于4℃的12袋机采红细胞(RBC)进行质量分析.方法 采用MCS+血细胞分离机和 946FF管路采集"少白细胞的红细胞+血小板"成分;受试者入选标准为体重≥60 kg、Hb≥133 g/L、HCT≥0.40和外周PLT≥150×109/L;每一供者采集2 U RBC和1个治疗量血小板(2.5×1011/袋);RBC产品于4℃贮存0~35 d进行质量观察.结果 20名受试者无献血不良反应;PLT产品计数值为(2.59±0.16)×1011/袋,白细胞(WBC)残留数为2.61×105/袋;RBC产品重量为(260.0±16.9) g/袋,WBC残留数为(2.39±1.27)×105/U RBC.12袋RBC产品在4℃贮存35 d时, RBC回收率为98.03%±2.21%,HCT为48.0%±3.8%,溶血率为14.53%±4.35%,游离Hb为(496.9±176.4) mg/L,血浆Na+为(103.42±4.01) mmol/L,K+为(34.48±4.11) mmol/L.结论 MCS+血细胞分离机"RBC+PLT"采集安全,受试者在采集过程中和采后无不良反应发生;采集的RBC和PLT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 机采浓缩血小板-80℃长期冻存的动态的体外黏附、聚集功能和Ⅲ因子活性变化

    作者:孔令魁;朱为刚;熊文;李雪梅

    目的 跟踪观察机采浓缩血小板(platelet apheresis concentrates,PCs)在5%DMSO条件下于-80℃冻存1~5年的体外功能变化.方法 玻璃珠柱检测血小板黏附功能,花生四烯酸诱导后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蝰蛇毒检测血小板Ⅲ因子活性.结果 对深低温保存的冻存血小板的动态观察发现:PCs冻存期为1~5年融化复苏后的黏附和聚集功能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冻存至第4年的血小板复苏时4/10样品发生凝集,第5年的有3/11发生凝集;冻存至第5年时,多数样品血小板Ⅲ因子失活.对22℃常温保存的液体血小板的观察发现:血小板的黏附功能和大聚集能力随保存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72 h有差异(P<0.05),96 h有显著性差异(P<0.01);5 d之内血小板Ⅲ因子活性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22℃保存的液体血小板发生渐进的代谢损伤,而-80℃保存期在3年内的冻存血小板未见明显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