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脊髓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急性带状疱疹(HZ)痊愈后,遗留下来的一种病理性疼痛综合征.目前,虽然针对PHN在外周敏化和中枢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有一定进展,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为患者带来极大困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PHN的病原体,VZV在背根神经节的潜伏和激活与其蛋白表达相关.脊髓背角的结构与功能变化是致使中枢敏化的直接原因.脊髓及脊髓上结构参与痛觉的传递和加工过程,对疼痛信息产生适度的易化或抑制.近年来,针对脊髓胶质细胞参与PHN的研究日趋增多,为PHN的临床治疗特别是脊髓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
CX43半通道在神经心肌保护和肿瘤发生中的研究进展
背景 缝隙连接是由镶嵌在细胞表面的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家族组成的,介导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但除了组成缝隙连接,CX也构成一种细胞与内环境直接相通的孔道,即半通道.半通道介导着细胞内外离子、第二信使和胞内代谢产物的交换,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目的 归类、汇总和展望CX43半通道的作用及其应用. 内容 就半通道的一般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的作用及半通道异常相关疾病等方面进行综述. 趋向 半通道的各项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文献并不多见,对其进一步研究有助于了解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和为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