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优化护理模式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效果

    作者:王婉;林月兰;黄春秀

    目的 通过优化护理模式,观察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2013年5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抢救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不同,将2010年8月~2013年5月6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07年10月~2010年7月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洗胃、补液、应用解毒药、血液净化等抢救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方法救治,观察组给予优化急救护理模式救治.分析观察比较两组48 h抢救内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全血胆碱酯酶活性、重要器官功能、临床疗效(用解毒药时间、住院时间、治愈出院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48 h抢救内,生命体征平稳[(2.56±0.50)分]、意识恢复[(2.30±0.69)分]、临床中毒症状消失[(2.44±0.62)分]、全血胆碱酯酶活性≥70%[(2.36±0.82)分]及重要器官功能无损害[(2.06±0.63)分]得分均优于对照组[(2.26±0.70)、(1.66±0.75)、(1.95±0.75)、(1.81±0.81)、(1.65±0.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解毒药时间[(5.21±0.71)d]及住急诊监护室时间[(4.48±1.1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7.71±0.78)、(6.81±1.5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愈出院率(95.5%)高于对照组(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87,P<0.05);并发症发生率(9.0%)低于对照组(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3,P<0.05);病死率(3.0%)低于对照组(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69,P< 0.05).观察组护士在抢救过程的人员调配[(2.52±0.66)分]、物品准备[(2.76±0.43)分]、措施及时[(2.83±0.38)分]、主动配合[(2.61±0.49)分]、应急能力[(2.88±0.33)分]、护理质量[(2.91±0.29)分]、工作场景[(2.73±0.45)分]评分与对照组[(1.97±0.83)、(2.55±0.67)、(2.45±0.80)、(2.23±0.84)、(2.13±0.91)、(1.68±1.04)、(1.94±0.8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优化护理模式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急救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

  • 浅论老年性痴呆的优化护理模式

    作者:孟笑颜

    目的:探讨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优化护理的好处以及相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自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所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痴呆患者30例的相关护理记录资料,并结合患者的相关病史、相应的老年性痴呆护理文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所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在经过相关的优化护理之后,部分患者的临床病情得到了很好地缓解。结论患有痴呆疾病的患者主要是老年人,称之为老年性痴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等各方面的因素都不是很好,因此对于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采用佳的护理模式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佳的护理,全面的,有效地进行护理以此来达到减轻病症的目的,加快患者的康复。另外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相关护理理念、护理方法、护理状况等进行不断地改进完善,以达到优化护理的模式。

  • 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曾迎迎;张燕丹;任慧琳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模式与骨科常规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为优化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将142例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价2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并统计2组患者骨骼愈合情况、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2组FIM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率和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化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骨折术后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促进骨骼愈合,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六顶思考帽”在优化护理排班模式中的应用

    作者:陶彤;樊佳鑫;吴金凤

    目的 运用“六顶思考帽”优化护理排班模式,探讨不同排班模式对护理质量和护患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对传统排班法进行改进,实施晚夜双班分层次搭配、白班A9.5等模式,即白班工作时间为8:00~17:30,A班相对固定1个月,PN班为17:00~08:00,分层次搭配.结果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排斑模式改革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压力、移动护理质量指标、年度排斑完成概况等资料建立数据库,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新排班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连续、优质的护理,提高患者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改善科室的移动护理质量指标,满足年度排班总体需求.

  •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的营养状况评估及优化护理模式研究

    作者:欧阳燕飞

    目的:研究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进行营养状况评估与优化护理模式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8例恶性血液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2组均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营养状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的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均降低(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恶性血液疾病化疗期间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和优化护理模式更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可降低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