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心室收缩同步性与心电图的关系

    作者:杨新娟;王秉臣;崔炜

    目的观察窦性心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同步性差异,分析窦性心律慢性心衰患者心电图、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双室收缩差异的发生率、双室收缩差异的预测指标、双室收缩不同步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2例慢性心衰患者为观察组,NYHA分级Ⅱ~Ⅲ级,均符合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59.11±16.01岁.对照组16例,男13例,女3例,平均年龄54.81±9.16岁.首先进行心电图检查,获得QRS间期、P-R间期.再进行平衡状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检查,获得左、右心室射血分数及其他功能参数,在相位直方图上计算左右心室的相角程(PS)、半高宽.结果二组间心电图参数QRS间期、P-R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位相分析中PS半高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不同(P<0.01).慢性心衰患者PS与LVEF(r=-0.709,P<0.001)呈明显负相关;PS与心电图QRS间期无明显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310,P>0.05).观察组,77%的患者存在室间不同步收缩,其与无室间不同步收缩患者相比,左、右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室间不同步收缩与LVEF(r=-0.55,P<0.05)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与心电图的QRS间期无明显相关关系(r=0.09,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的心电图、功能参数、位相分析参数存在着明显异常;77%心衰患者存在着室间非同步收缩,这些患者具有较低的射血分数;室间非同步收缩与左心功能呈明显负相关,与QRS间期无明显相关关系.室间非同步收缩的形成可能是导致心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 体表心电图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沈伟;严激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业已证实对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有着里程碑式意义的治疗方式,其通过调整房室(AV)间期或(和)室间(VV)间期使心脏房室、室间收缩达到电-机械同步,从而改善左室充盈压和左室充盈时间、增加左心室收缩期压力上升速率( dp/dt)、减少左房室瓣返流,进而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缓解心力衰竭症状,逆转心肌重塑,减少因心力衰竭住院率和死亡率[1-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