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切除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对比

    作者:刘伟;孙王洪;刘微微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大体积肾癌患者45例分为后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并分析疗效。结果开放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腹腔镜组(P<0.05),但后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更少(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后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2期肾癌较开放手术损伤更小,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 经腹膜后入路与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秦光明;方利强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入路与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疗效,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大体积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经腹膜后入路施术,实验组经腹腔入路施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出血量平均(256.5±28.8) ml,术后平均住院(5.7±1.8)d;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平均(361.4±30.5) ml,平均住院(8.1±1.5)d.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并发症发生率为10%.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手术,对于大体积肾癌患者经腹腔入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腹腔镜下不同入路手术与开放式切除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石奇刚;孙永恒;任艳胜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不同入路手术与开放式切除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93例肾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膜组、腹腔组及开放组,每组31例。腹腔组选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腹膜组选用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手术,开放组选用开放手术,统计三组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及手术情况。结果腹膜组肾透明细胞癌发生率为93.54%(29/31),腹腔组肾透明细胞癌发生率为96.77%(30/31),开放组为93.54%(29/31),三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腹膜组及腹腔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放组,且腹腔组长于腹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开放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腹膜组及腹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膜组与腹腔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患者效果显著优于开放式手术,可根据患者病情等情况选取经腹腔入路或经腹膜后入路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

  • 大体积肾癌微创手术患者的入路方案研究

    作者:黄超;成泽民;杜义堂;曾东升;任衢军;包伟;袁宗琳

    目的 探讨经腹及经后腹腹腔镜两种手术入路行大体积肾癌(直径>7 cm)切除术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共纳入80例该院诊断为大体积肾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经腹腔组与经腹膜后组两组,分别给予经腹腔入路大体积肾癌切除术及经腹膜后入路大体积肾癌切除术.比较两组疗效,记录手术开始、气腹后、分离时及手术结束后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经腹腔入路手术时间、大肿瘤直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经腹膜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气腹后、分离时及手术结束后4个不同时间段组间及组内比较心率、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腔入路术后T分期明显高于经腹膜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体积(直径>7 cm)的肾癌经腹腔及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均有较好的疗效,虽然经腹膜后入路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但临床上对于体积>10 cm和T分期高的肾癌更倾向于选择经腹腔入路.

  • 两种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作者:陈先国;冯振华;黄强;彭业平;梁浩

    目的 对比分析经腹膜后入路与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大体积肾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行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期间肿瘤复发率、 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膜后入路与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均安全、 有效,但前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应用价值更高.

  • 不同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黄仁胜

    目的 探讨经腹腔入路与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的大体积(肿瘤直径>7 cm)肾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腔入路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腹膜后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及应激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1 d血WBC、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后24 h血WBC、CRP及IL-6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治疗大体积肾癌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患者机体炎症应激反应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 腹腔镜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经验及与开放手术的比较

    作者:方冬;杨恺惟;李学松;杨新宇;唐琦;唐渊;张崔建;张骞;何志嵩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大体积(直径>7 cm)肾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开放手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12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肾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肾癌且肿瘤大直径>7 c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各项围手术期信息,进行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的对比.结果 共388例患者入组,其中腹腔镜手术71例,开放手术317例.腹腔镜手术组包括23例经腹腔入路和48例经腹膜后入路,较开放组患者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358.73 mL vs.462.02 mL,P=0.002),术后住院日短(6.59 d vs.8.87 d,P=0.000),但手术时间偏长(197.60 min vs.173.07min,P=0.003),肿瘤体积较小(8.82 cm vs.9.50 cm,P=0.018).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对于有一定腹腔镜手术基础的医师,在合理把握适应证、选择合适手术入路的基础上,可以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但尚需进一步研究来了解其远期肿瘤控制结果.

  • 经脐可拉伸切口腹腔镜术式在大肾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祝广峰;窦小亮;郑小龙;高小平;曹清;王禾;汪涌

    目的 探讨经脐可拉伸切口多通道腹腔镜手术(又名单切口三角经脐手术,SITUS)在大体积肾癌(直径>7 cm)切除中的手术体会.方法 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对7例大体积肾癌患者(3例右肾,4例左肾)实施SITUS肾切除术,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5.3±32.5)min,出血量(167±45.7)mL.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为(2.5±1.6)d,术后住院时间(4.7±3.1)d,2例体重指数大于28(kg/m2)的患者的右肾切除术中增加1个5mm辅助通道.术后伤口隐藏于脐周,美容效果良好.结论 SITUS手术方式进行大体积肾癌根治性手术可行,手术安全,取出标本无须延长切口,术后瘢痕可隐藏于脐周围,临床开展不需要特殊器械,手术难度较普通腹腔镜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可克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