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锁托槽矫正技术在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合并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杨冠一

    目的 :对安氏 Ⅰ 类错(牙合)畸形合并牙周炎患者使用自锁托槽矫正技术进行治疗并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安氏Ⅰ 类错(牙合)畸形合并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在2015年6月到2018年6月之间,应用随机分组方式将54例患者分成参照组和分析组,每组各2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然后参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直丝弓托槽进行正畸治疗,分析组应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牙列排齐时间,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时的牙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参照组和分析组治疗前PD,BI,AL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个月时分析组患者PD,BI,AL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差异有统计价值(P<0.05);分析组牙列排齐时间为(5.1±0.6)个月,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安氏 Ⅰ 类错(牙合)畸形合并牙周炎患者使用自锁托槽矫正技术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牙齿移动速率,牙周相关指标明显降低,更有利于患者牙周健康,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安氏Ⅰ、Ⅱ类错(牙合)畸形舌体与舌骨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庄巧红;胡心怡;高文岚;肖轺穆;邓梦昭;潘晓岗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舌体、舌骨位置的差异,探讨舌及舌骨位置与错(牙合)畸形矢状向牙和颌骨位置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5例(平均年龄13.7岁,男7例,女8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5例(平均年龄14.3岁,男4例,女11例),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测量舌体位置(U'O、S'O、ET、HET和Ltg1-7),舌骨位置(C3H、H'H、GoGn-H)以及牙、颌骨的矢状向指标.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2组测量值进行成组t检验,并分析两组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舌体高度大于安氏Ⅰ类,差异有显著性(P<0.05).舌体长度、姿势位及舌骨位置均无显著差异.安氏Ⅰ类错(牙合)组,HET与CoA显著相关(r=0.691,P<0.01),S'O分别与CoA、U1L1显著相关(r=0.689,P<0.01;r=-0.673,P<0.01),C3H与ANB相关(r=-0.519,P<0.05).安氏Ⅱ类错(牙合)组,HET分别与CoA、CoGn显著相关(r=-0.528,P<0.05;r=-0.569,P<0.05),S'O分别与CoA、CoGn、GoGn及GoGnSN显著相关(r=-0.551,P<0.05;r=0.535,P<0.05;r=0.626,P<0.05;r=0.531,P<0.05),GoGnH分别与MP、OP显著相关(r=0.540,P<0.05;r=0.617,P<0.05).结论:安氏Ⅰ类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舌体高度存在显著差异,舌体高度及舌体垂直位置和上颌长度相关.舌体及舌骨的位置在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和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矢状向颌骨及牙位置上存在不同的相关关系.

  • 正畸治疗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弓形态的影响

    作者:林有籁;刘月华;曾韶华;李强

    目的 分析比较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弓形态的影响.方法 42例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和27例未拔牙的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测量治疗前后的牙颌模型,记录上、下颌牙弓尖牙间和磨牙间宽度,以及上、下颌牙弓前牙段牙弓长度,将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拔牙矫治后,上下颌牙弓尖牙间宽度增大(分别为1.08 mm和1.43 mm),变化值与不拔牙矫治差异无显著性(P>0.05);上颌牙弓磨牙间宽度减小(为1.63 mm),下颌牙弓磨牙间宽度增大(为1.34 mm),变化值明显大于不拔牙矫治(P<0.01);上下颌前牙段牙弓长度增大(分别为1.31 mm和1.01 mm),变化值明显大于不拔牙组(P<0.05).不拔牙矫治后上下颌牙弓尖牙间宽度无明显增大,但磨牙间宽度增大(分别为0.99 mm和0.46 mm). 结论与不拔牙矫治相比, 拔牙矫治不会减小尖牙间牙弓宽度和前牙段牙弓长度而影响面部美观;但拔牙和不拔牙矫治都能引起磨牙间牙弓宽度的改变,可能影响疗效的长期稳定性.

  • LF托槽和传统托槽临床矫治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效率的差异研究

    作者:赵海强

    目的 探讨LF托槽和传统托槽临床矫治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效率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40例,均为恒牙期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LF托槽-低摩擦轻力滑动托槽治疗,对照组应用直丝弓常规矫治技术的传统托槽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在排齐牙列阶段与关闭间隙阶段的总疗程时间、总复诊次数、托槽的总脱落率、复诊间隔时间和下切牙的牙龈指数,并观察记录两组在矫正过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排齐牙列阶段与关闭间隙阶段的总疗程时间、总复诊次数、托槽的总脱落率和复诊间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齐牙列阶段与关闭间隙阶段下切牙的牙龈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6例),P <0.05.结论 LF托槽矫治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可以有效缩短总疗程时间,提高矫正疗效,降低矫正过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