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路经顶椎椎弓根截骨治疗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

    作者:徐韬;买尔旦·买买提;郭海龙;甫拉提·买买提;盛军;邓强;盛伟斌

    目的 评价后路经顶椎楔形椎弓根截骨(PSO)治疗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适应证、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后路经顶椎楔形截骨矫形固定融合术治疗的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18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拍摄站立位全脊柱X线片,测量冠状面、矢状面侧凸Cobb角、躯干矢状面偏移距离、顶椎偏移距离及身高变化,记录脊柱融合固定节段和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融合固定节段为11~ 17(13.7±1.8)节.冠状面主弯Cobb角由术前(94.3±13.3)°矫正至(32.4±14.8)°,矫正率为64.8%.矢状面后凸Cobb角由术前(62.5±17.8)°,矫正至(27.1±11.7)°,矫正率为82.6%.末次随访时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无明显矫正丢失.躯干矢状偏移距离由术前平均-29.8 mm矫正至-3.5 mm,平均矫正26.2 mm.顶椎冠状偏移距离由术前平均7.9cm,矫正至2.5 cm.术后身高平均增加7.6(3.5~11) cm.围手术期并发症主要包括胸膜破裂4例,脑脊液漏2例,一过性神经损害2例,迟发性感染1例.结论 对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采取后路经顶椎PSO截骨矫形及内固定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 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治疗僵硬性脊柱侧凸手术出血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赵福江;陈志明;马华松;王晓平;袁伟;赵浩;沙鑫

    目的 分析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手术治疗僵硬性脊柱侧凸手术出血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103例脊柱后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术治疗的僵硬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脊柱侧凸的类型(本研究中主要有先天性和特发性)、术前冠状位主弯Cobb角、侧弯矫正率、是否行胸廓成形术、是否有椎管内畸形、融合的节段、椎弓根螺钉的数量以及术前血红蛋白、血小板总数(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这些因素对出血量的影响.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手术时间与手术出血量的相关性.结果 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手术平均出血量(2 311.1±1 123.1)mL(700~6 500 mL).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脊柱侧凸类型、椎弓根螺钉数量、术前冠状位主弯Cobb角是手术出血量的影响因素.根据结果建立回归方程如下:t=-1 562.8+42.6A+ 629.0B+ 78.8C+ 9.9D,其中T指出血量(mL),A指年龄(岁),B指侧凸类型(特发性=0,先天性=1),C指椎弓根螺钉数量,D指术前冠状位主弯Cobb角.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手术时间与手术出血量为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63,P<0.000 1.结论 年龄、脊柱侧凸类型、椎弓根螺钉数量、术前冠状位主弯Cobb角是手术出血量的影响因素,根据这些因素可以预测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手术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与手术出血量为正相关,采取措施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手术的出血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