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非依赖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段炼;卢琳;陆召麟;顾锋;胡明明;童安莉;陈适;李汉忠;张学斌

    目的 明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非依赖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AIMAH)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自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AIMAH共30例,总结AIMAH的临床和生化特点以及治疗转归.结果 AIMAH在不同性别的发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起病年龄(44±9)岁,中位病程是5年,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高血压(100.0%).血皮质醇昼夜节律均消失,24h尿游离皮质醇(UFC)正常的患者仅有4例(13.3%),所有患者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28例(93.3%)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被抑制.在异常受体表达的兴奋试验中,14例患者中有12例具有1种或1种以上兴奋试验呈阳性或部分阳性反应.25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行单侧肾上腺全切术的14例患者中,8例缓解,而行单侧肾上腺全切+对侧次全切术的7例患者中,6例缓解.结论 影像学表现为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的患者应明确有无AIMAH,并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和皮质醇水平采取不同治疗方式,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 纳美芬对脑肿瘤术后患者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葡萄糖水平的影响

    作者:邓民强;田仁副;潘柯;周晗;姜清泉;向飞

    目的 探讨脑肿瘤手术后纳美芬对患者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葡萄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8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常规治疗组(n=90,术后采用常规治疗)及纳美芬治疗组(n=95,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纳美芬8 μg·kg-1·d-1,持续6 d).选择同期入院尚未接受颅内手术的44例脑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纳美芬治疗第2天(d2)、第4天(d4)、第6天(d6)时检测患者血浆皮质醇、ACTH及葡萄糖浓度;术后第3、5、7、14、60天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估,术后第90天采用卡氏身体功能状态(KPS)评分进行远期疗效评价.结果 除外d6时间点,常规治疗组与纳美芬治疗组患者在其余时间点的血浆皮质醇、ACTH、葡萄糖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d2、d4、d6时间点,纳美芬治疗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ACTH、葡萄糖浓度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以第3天GCS评分结果为基数,纳美芬治疗组患者累计意识等级上升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纳美芬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第14天和术后第60天的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远期预后(KPS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术后使用纳美芬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浆皮质醇、ACTH、葡萄糖水平,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束缚应激大鼠下丘脑BDNF和GAP-43变化及其与行为学变化的关系

    作者:戴若以;张云东;顾小红;陈卓

    目的 研究束缚应激对大鼠下丘脑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变化及其与行为学变化的关系. 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束缚应激7d组、束缚应激14 d组、束缚应激21 d组,每组10只.通过对大鼠束缚制动建立应激模型,旷场实验观测行为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浓度;Western blot检测模型大鼠下丘脑BDNF、GAP-43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束缚应激7d组在穿格次数(50.0±7.0)、站立次数(11.4±2.1)、修饰次数(11.2±2.7)上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束缚应激14 d组和束缚应激21 d组在穿格次数(35.5±7.5,29.4±6.8)、站立次数(7.8±4.9,5.6±3.9)、修饰次数(6.7±2.9,4.4±2.6)均少于对照组(42.6±5.4,8.9±4.3,7.9±3.0)和束缚应激7d组(P<0.05).束缚应激7,14,21 d组血浆CRH浓度分别为(500.48±88.71) pg/ml、(750.73±123.68) pg/ml、(793.06±115.84) 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6.72±45.34) pg/ml(P <0.05);束缚应激14 d组与束缚应激21 d组血浆CRH浓度高于束缚应激7d组应激组(P<0.05).对照组BDNF、GAP-43表达(0.672±0.185,0.694±0.253)低,束缚应激后,随着时程的增加,其表达也逐步增加,在束缚应激21 d后达到高值(1.357±0.524,1.486±0.679) (P <0.05). 结论 束缚应激可致大鼠下丘脑BDNF、GAP-43蛋白表达上调,发生可塑性变化,可能与应激后行为学改变相关.

  • 创伤性脑损伤急性期危重症相关皮质类固醇不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晓琴;王皓;陈强;孙斌;卫莉;徐颖;杨正平;吴思荣

    目的 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急性期危重症相关皮质类固醇不足(CIRCI)的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伤后24 h内收治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sTBI患者89例,其中男68例,女21例;年龄15 ~ 80岁.伤后36 h内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试验,筛选出CIRCI患者,同时将患者分为CIRCI组(50例)和非CIRCI组(39例),并以患者是否生存分为生存组(62例)和死亡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GCS、机械通气时间、28 d内脑疝发生情况、患者生存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sTBI患者CIRCI的发生率高达56%(50/89).与非CIRCI组比较,CIRCI组患者GCS更低[(5.3±1.7)分∶(6.1±1.4)分](P<0.05),机械通气时间更长[(9.9±2.8)d∶(7.5±1.6)d](P<0.05),28 d内脑疝发生率更高(58%∶21%)(P<0.01).28 d总病死率为30%(27/89),其中CIRCI组病死率为40%(20/50),明显高于非CIRCI组的18%(7/39)(P<0.05);CIRCI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非CIRCI组(P<0.05).死亡组CIRCI发生率为74%(20/27),明显高于生存组的48% (30/62)(P<0.05). 结论 sTBI患者CIRCI发生率较高,脑疝发生率增加,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病死率明显升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